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上移/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3)图3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其中B表示___________(物质),X1和X2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酶1/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ATP之所以喻成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是因为能量可通过ATP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流通。
(4)图4表示麦田内小麦叶片在一天内吸收CO2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0mg/dm2·h,则C、F两点中呼吸速率较快是___________。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_______________mgCO2/dm2·h。
(5)图5表示苹果植株的果实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写出氧浓度为2.5%时,消耗葡萄糖较多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可用图中_________线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__________(上移/下移)。
(2)图2纵轴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3)图3是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其中B表示___________(物质),X1和X2________(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酶1/酶2)所催化的化学反应,ATP之所以喻成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是因为能量可通过ATP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流通。
(4)图4表示麦田内小麦叶片在一天内吸收CO2变化情况,如果C、F时间所合成的葡萄糖速率相等,均为30mg/dm2·h,则C、F两点中呼吸速率较快是___________。其中C点时的呼吸强度为_______________mgCO2/dm2·h。
(5)图5表示苹果植株的果实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写出氧浓度为2.5%时,消耗葡萄糖较多的细胞呼吸方式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白___________(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m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 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 。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X物质浓度(ng mL-1) | 细胞内ATP浓度(nmoL mL-1) | 细胞死亡百分率 |
A | 0 | 80 | 1 |
B | 2 | 70 | 3 |
C | 4 | 50 | 10 |
D | 8 | 20 | 25 |
E | 16 | 5 | 70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