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8分)(上海卷)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______。
(2)上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______。
A.1与6 B.2与5
C.2与3 D.4与5
(3)判断图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______。
(5)如图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______。
A.HindⅢ B.EcoRⅠ
C.EcoB D.PstⅠ
(6)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______,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7)在已确定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中,若质粒的抗青霉素基因缺失了两个碱基,将这样的受体细胞接种到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该细胞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多选)。
A.抗青霉素基因不能转录 B.基因1和7没有表达
C.基因1和7不能连接 D.质粒上的酶切位置发生改变
3.(8分)(上海卷)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______。
(2)上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______。
A.1与6 B.2与5
C.2与3 D.4与5
(3)判断图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______。
(5)如图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______。
A.HindⅢ B.EcoRⅠ
C.EcoB D.PstⅠ
(6)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______,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7)在已确定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中,若质粒的抗青霉素基因缺失了两个碱基,将这样的受体细胞接种到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该细胞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多选)。
A.抗青霉素基因不能转录 B.基因1和7没有表达
C.基因1和7不能连接 D.质粒上的酶切位置发生改变
(8分)在下图甲、丙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⑨结构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⑧的功能是_____ ___,星射线的形成与[ ]________有关。
(2)细胞识别与图乙中________(填字母)有关。
(3)图乙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图丙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出现________现象。
(5)有光的条件下,14C标记的CO2进入图丙细胞后,首先在[ ]________中发生反应。
(6)如果图丙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7)若测定图丙细胞的细胞呼吸强度,需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
(8分)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 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种DNA片段。(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 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 _________种重组质粒。
(3)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对T-DNA的降解。
(4)Bt毒素蛋白基因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 。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
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
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
中的________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7)若杀虫基因是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______________工程技术范畴。
(8分)下图表示对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注: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请分别指出(1)~(8)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