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2)从下列用品中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 A.1000mL烧杯 B.100mL烧杯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E.500mL容量瓶 F.1000mL容量瓶 G.广口瓶 H.托盘天平 I.玻璃棒 除选用上述仪器外.尚缺少的必要仪器或用品是 . (3)该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体积的浓硫酸,②向量筒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③立即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④然后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至刻度线,⑤把容量瓶盖盖紧.再振荡摇匀. 你认为上述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Ⅰ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____ ②_____  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_______,D________。
(5)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个。
Ⅱ 实验时他需要1.0mol/L的硫酸溶液250mL。根据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几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____ ②_____  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_______,D________。

(5)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个。

Ⅱ 实验时他需要1.0mol/L的硫酸溶液250mL。根据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几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 某同学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____ ②_____  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C________,D________。
(5)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个。
Ⅱ 实验时他需要1.0mol/L的硫酸溶液250mL。根据溶液的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几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酸铜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1所示).

(1)配制质量分数20%的硫酸需要100mL 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______mL蒸馏水.配制所需仪器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
(2)图1中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有:①______;②______.
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设计: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某仪器A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晶体.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Fe2(SO43,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向其中先后加入物质甲、物质乙,取样检验后,过滤、蒸发、结晶,滤渣可循环使用.[已知Fe(OH)2、Fe(OH)3和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3.7和6.4.]
(4)方案l中的A仅器名称是______.晶体采用酒精淋洗的优点是______.
(5)方案2中物质甲可以是______(选填答案编号,下同),物质乙可以是______.
a.Cu  b.CuCO3  c.CuO  d.氨水  e.氯水  f.双氧水
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有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①: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方法②:径向层析→喷KSCN溶液
指出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______.
(6)用铜粉制硫酸铜,上述方案1、方案2都不是十分理想,一种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在氧气存在时用热稀硫酸与铜粉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实验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______g.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如果出现以下操作: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对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______.
(二)某学生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0.2mol/L的硫酸溶液500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2)从下列用品中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______(填序号).
A.1000mL烧杯     B.100mL烧杯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      E.500mL容量瓶       F.1000mL容量瓶
G.广口瓶          H.托盘天平           I.玻璃棒
除选用上述仪器外,尚缺少的必要仪器或用品是______.
(3)该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计算所需体积的浓硫酸;②向量筒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③立即将稀释后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④然后直接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直至刻度线;⑤把容量瓶盖盖紧,再振荡摇匀.你认为上述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用编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