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溶液培养法 图示如右图.(2)第一步:取2只广口瓶并编号为1.2.分别向两只广口瓶加入等量的KNO3溶液.测定广口瓶中溶液的pH.并作记录.第二步:把离体的小麦根系移入一广口瓶中.另一广口瓶不加根系.经过相同时间后测定两广口瓶中溶液的pH.并作记录.预期结果并分析:①若1.2号瓶中的pH都与实验开始时基本相同.说明植物根细胞膜上吸收K+和NO3-的载体数量基本相等,②若放入根系的瓶中pH明显上升.说明吸收NO3-的载体明显多于吸收K+的载体,③若放入根系的瓶中pH明显下降.则说明吸收K+的载体明显多于吸收NO3-的载体.(3)标题:广口瓶中溶液的pH 广口瓶编号 溶液的pH 培养根系前 培养根系后 1 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对水稻幼根生长情况的影响,某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方法步骤、结果及结论:

①将状况相同的200粒刚萌发的水稻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分别放在浓度为0、5、10、15umol/L 的脱落酸溶液中处理l天后,转至培养皿中培养,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

②培养至第3天后,               

③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④实验结论:                       

(2)水稻染色体上的BGLU2基因的表达产物促进幼根的生长。研究人员在第3天分别取上述甲、丁两组幼苗的等量幼根进行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①过程a表示      ,其所利用的原料是           

②过程b的PCR反应体系中,除需模板cDNA和原料外,至少还需向缓冲液中加入的物质有   和引物。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是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③甲组水稻幼根细胞中BGLU2基因含量     (小于/等于/大于)丁组细胞中该基因的含量。依据电泳结果推测,乙、丙水稻幼根细胞中的BGLu2基因转录出的mRNA含量的关系是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探究实验:
A、(6分)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
    株。样方大小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下列不属于标志重捕法应用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B. 标志方法不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行为
C. 研究区域相对封闭,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D. 个体间相互交配和繁殖的机会均等
(3)细菌——显微记数法。
B、(10分)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铁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已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一、材料用具:
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                 
(3) 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 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________________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c、d。
(6)将a~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两分组,并分别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分组号标记为①~⑥,如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_____     ___,④__      ______。
(2)上图中第____    ____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探究实验:

A(6分)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右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

     株。样方大小一定相同吗?     为什么?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鲫鱼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下列不属于标志重捕法应用应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B. 标志方法不伤害动物和影响动物行为

C. 研究区域相对封闭,没有个体迁入和迁出

D. 个体间相互交配和繁殖的机会均等

(3)细菌——显微记数法。

B(10分)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含铁蛋白)的活性,而吲哚乙酸在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下已被分解为3­亚甲基氧化吲哚(不能促进细胞伸长)。为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请补充下列实验设计并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一、材料用具:

燕麦幼苗,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以上溶液浓度均适宜),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二、实验步骤:

(1)准备4个配有培养支架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D。

(2)向A和B烧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完全培养液,C和D烧杯中加入                 

(3) 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A~D 4组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4)给予A、C适宜的可见光光照,给予B、D________________光照,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5)切下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并对应标记为a、b、c、d。

(6)将a~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两两分组,并分别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两侧(分组号标记为①~⑥,如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三、实验分析:

(1)请预测上图中第①、④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①_____      ___,④__       ______。

(2)上图中第____     ____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可证明紫外光抑制植物的生长与吲哚乙酸的氧化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右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焦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                

(3)下表是一种培养基配方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      )

a.调节pH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A.a→b→c→d→e               B.e→b→d→c→a

C.b→d→c→a→e                D.b→d→c→e→a

②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多选)。

A.液体       B.固体        C.鉴定       D.选择     E.天然

③使用该培养基的目的是                              

④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实验中,A同学从培养基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多选)

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     C.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右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焦的菌种逐步             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                

(3)下表是一种培养基配方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      )

a.调节pH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A.a→b→c→d→e               B.e→b→d→c→a

C.b→d→c→a→e                D.b→d→c→e→a

②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多选)。

A.液体       B.固体        C.鉴定       D.选择     E.天然

③使用该培养基的目的是                              

④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实验中,A同学从培养基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多选)

A.由于土样不同     B.由于培养基污染     C.由于操作失误      D.没有设置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