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 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 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 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绝密★启用前 高三生物试题 得 分评卷人41. 下图 A.B 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请据图 回答: (1) 与原核生物相比.A.B细胞最大的特点是. (2) 在 A.B 两细胞中都存在, 其生理过程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3) 细胞膜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完成信息交流功能依赖于,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体现其具有性. (4) A.B 两细胞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期和期,与此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分别是 \[\].\[\]. (5) 该图中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6) 若B细胞为消化腺细胞, 将 3H 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中, 3H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得 分评卷人42. 用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给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分别测定 .C5和C3中14C的含量.图A.图B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 a.b.c分别表示.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回答下列 问题:图A图B (1) 曲线a.b.c分别表示... (2) 根据图A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但化合物a.b中的14C量基本不变.其原因是. (3) 图A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 (4) 图B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 . 得 分评卷人43. 下图为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假设该生物的体 细胞有4条染色体, 基因型为 MMNn), 请据图回答: (1) 图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2) 染色体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若用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 需用染色, 若鉴定染色体的成分需用到和试剂. (3) 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在图所示的细胞中,高等动物睾丸中可发生所示细胞分裂过程. (4) 若D图表示雌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图, 则该图表示的细胞名称是,图中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 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发生时期是. 得 分评卷人44. 2004年2月.玉米育种栽培专家李登海的“高产玉米新品 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登上了人民大 会堂的领奖台.该品种在较高密度下提高了单株生产量.创造并保持 着夏玉米单产1 096.29千克的世界纪录.为我国农业粮食生产和农 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在玉米种群中发现了“大果穗 这一突变性状后.连续培育到第三代才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该突变应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 (2) 紧凑型.大果穗等原来分别存在于不同玉米品种的性状被完美地结合到了一个新品种中.这一过程使用的育种方法主要是.其原理是 .这一新品种经较长时间的大面积种植.依然保持着各种优良性状.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此品种是精心选育得到的. (3) 紧凑型玉米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挡光的缺点.在新品种增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紧凑型 有利于增产的原因是. 与“平展型(a) 是一对相对性状.“大果穗 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紧凑型.小果穗与平展型.大果穗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二代中性状表现符合要求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其中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是. 得 分评卷人45. 下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 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的膜,图乙是图甲中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 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参与下完成.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使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同时.为了保证神经递质的顺利释放.在突触小体内还应含有较多的. (3) 突触后膜上“受体 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 .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而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得 分评卷人46.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 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 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光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 注:“+ 表示有,“- 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乙瓶中.藻类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 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 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 根据甲与乙.甲与丙的对比.可分别得出的结论是:① , ② . 得 分评卷人47. 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 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2) 在盛有10 mL 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插入试管.卫生香复燃.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3) 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悬浮液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的1号试管.将提取的完整叶绿体悬浮液加入盛有NaHCO3溶液的2号试管.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1号试管气泡的成分是.2号试管气泡的成分是. (4) 为了研究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中处于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 (5) 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 (6) 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 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请设计一个实验.在细胞水平上验证.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1. A.
    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2. B.
    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3. C.
    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4. D.
    变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件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变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6.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隔离

       C.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

       D.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农药的大量使用诱导害虫变异使其抗药性增强

C.进化时总是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进化总是会引起新物种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