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宣武区09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人体内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C.人体内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激素溶液后.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该激素可能是胰岛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济宁市一检)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

    C.丙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丹阳高级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下列有关实验的目的、材料的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A

探测生物组织还原糖

柑橘组织样液

斐林试剂

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蒸馏水

C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玻璃纸

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清水

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I.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如果用化学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试剂进行处理;如果用生物法进行诱导,通常用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经第一次筛选后获得的D细胞为            细胞。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判定,本次筛选所用培养基为          培养基。

(3)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

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原因是                              

(4)若A为白菜细胞,B为甘蓝细胞,则D细胞将来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性状是       

                   的结果,该植株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白菜和甘蓝有性杂交的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          (填相同或不同)。

(5)若A为人的精子(XBY),B为人的卵细胞(Xb),子代色觉虽正常,但发生了可遗传变异,出现精子异常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         功能和其结构特点有关。

I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A.                              ;B.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Ⅰ、回答下列小题: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____,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
Ⅱ、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 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A组
B组
注射溶液类别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血红蛋白含量
初始测量
60
61
第一次(g/L)
53
50
第二次(g/L)
47
40
第三次(g/L)
35
29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              ,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         与氧结合。(A.肺泡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处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两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为某种新型设备内部电、磁场分布情况图。自上而下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区域Ⅰ宽度为d1,分布沿纸面向下的匀强电场E1;区域Ⅱ宽度为d2,分布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1;宽度可调的区域Ⅲ中分布沿纸面向下的匀强电场E2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现在有一群质量和带电量均不同的带电粒子从区域Ⅰ上边缘的注入孔A点被注入,从静止开始运动,然后相继进入Ⅱ、Ⅲ两个区域,满足一定条件的粒子将回到区域Ⅰ,其他粒子则从区域Ⅲ飞出。三区域都足够长,粒子的重力不计。

求:能飞回区域Ⅰ的粒子第一次回到区域Ⅰ上边缘时离A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