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丰台区09学统一练习(一)]以下是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实验观察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统计多个视野可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居多 B.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时.可以看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观察植物含有叶脉的叶片横切片.可以鉴别C3植物和C4植物 D.观察被苏丹Ⅲ染色的花生子叶切片.可见细胞中有被染色的蛋白质小颗粒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08-09学年度高三上期末13)水在生物体内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B.当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

       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10分)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优良畜群繁育、疾病征服等方面,展现出诱人的前景。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解决了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如粮食问题、花卉苗木生产等),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1)植物细胞工程最基本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它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很多植物的生产都可通过组织培养来提供试管苗,其优点是不仅可以          ,还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无病毒种苗的大量繁殖。

(3)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细胞壁,可获得分离的植物细胞           

(4)通过调节                           的配比,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根的分生组织。

材料二:为了保证某优质奶牛的后代性状不变,某研究所利用克隆等技术来进行繁殖。他们从母牛A的体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并移入去除细胞核的母牛B的成熟卵细胞中,在电脉冲的刺激下相互融合,并通过培养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该胚胎移植到母牛C的子宫内继续培养,最后获得了成功。请回答:

(5)从根本上说,该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母牛A的体细胞核中含有形成完整新个体所需的                 ,最后由母牛C产下的牛犊的性别是      性。

(6)如果研究员们想快速获得较多与母牛A的性状相同的新个体,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用                技术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胚胎移植。

(7)如果他们想将人的一个胰岛素基因导入到母牛A的卵细胞中,如果该基因已成功导入细胞核中并定位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受精后形成的新个体达到性成熟并与一普通公牛交配,在它们产生的后代中,体细胞中含有人胰岛素基因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学军中学第七次月考)(12分)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下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I所指的结构细胞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               

(2)Ⅵ具有催化某高分子合成的作用。Ⅱ~Ⅵ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是                                                        

(3)LHCP参与光合作用的      反应。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应过程,Rubisco存在叶绿体的              中。

(4)Rubisco的合成受        基因和         基因控制。控制LHCP合成的基因在遗传中       (能/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9分)人们已经知道单侧光的照射能够使植物体的茎弯向光源生长,即具有向光性,但不知根是否具有向光性。为探究这一问题,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实验,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品:生长发育正常的大豆幼苗、完全营养液、不透光纸盒、开孔的不透光纸盒(在

不透光的纸盒的一侧开孔)、锥形瓶、光源、棉花若干等。

A.实验的方法步骤:

                                                                    

                                                                     

                                                               

④将1号、2号瓶在温度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根的生长趋势。

B.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学军中学第六次月考)(9分)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组别

10℃

20℃

30℃

40℃

50℃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         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                     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               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

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