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lmL 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 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丙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 保持或恢复 负反馈 减少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3) 20000 4000 16.(1)由于重力作用.幼苗茎近地侧生长素分布比远地侧多.近地侧生长快 (2)装置A 置于光下.光干扰了生长素较快地移至近地侧 (3)装置图2 分(花盆侧放1 分.单侧光从下方进入1 分) 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 幼苗水平生长.重力与单侧光照射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相同 ② 幼苗向上弯曲生长.重力对幼苗生长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强 ③ 幼苗向下弯曲生长.重力对幼苗生长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弱 17.(1)内细胞团细胞 原始性腺细胞中 全能性(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2)胚胎发育学(体内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研究) 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胚胎冷冻保存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核中含有一整套的遗传信息 (3)可以避开利用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争议(或皮肤干细胞可以取自自体.不会发生排斥反应.或皮肤干细胞比胚胎干细胞更容易采集等合理答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景天科植物A有一种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图甲所示为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图乙所示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图丙则表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________。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产生来源有________

________。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分别是________。

(3)图戊为利用图丁实验装置测得植物B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种气体体积变化曲线图。

本实验所测量的气体是________,当给予新鲜绿叶4klx的光照时,红色液滴应该向________移动。影响图戊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光照强度为8klx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温度不变)。

(4)某研究小组测定某地区植物B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结果见下表。(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

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植物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为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________。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 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8分)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中下列数字序号的结构名称:①               ;②                 

2.光合作用色素主要分布于图一 [      ] 上。

3.图二所示的过程是光合作用的            阶段;⑤过程叫做                  ;要使⑥过程顺利进行,除了必须有三碳化合物外,还要物质[ A                 、物质[ B ]             及多种酶的参与。

4.如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但其他条件不变,则图四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5.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6.若给植物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请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                                                                     

7.在甲图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8.图乙装置所示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                                                       

                                                       

9.图丙表示某绿色植物处在密闭容器中,测得的氧气变化情况。

①若密闭容器中温度等其他条件都适宜,光照强度从0逐渐增加到T(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为1秒),则图中   点所对应的那一秒密闭容器中气体量最少。

②若在不同温度下,光照强度都为T时,图丙中P点、R点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10℃

20℃

30℃

P点

10mg/h

20mg/h

40mg/h

R点

20mg/h

30mg/h

50mg/h

则在20℃条件下,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T条件下,lh总共制造葡萄糖       mg。如果一天中让该植物12h处在光照强度为T条件下,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光照时的温度为30℃,黑暗时的温度为10℃,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mg。(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是指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某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年轻女性体细胞用A表示,老年男性体细胞用B表示)

 

实验方法

细胞增殖情况

备注

实验1

单独培养A

增殖次数多

实验中所需条件相同,并且都能满足细胞增殖的需要

单独培养B

增殖次数少

混合培养A与B

A细胞增殖次数多

B细胞增殖次数少

实验2

将去核的A与完整的B融合后的细胞进行培养

不能增殖

将去核的B与完整的A融合后的细胞进行培养

增殖旺盛

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                       

(2)①实验1的目的是                                      

②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年轻女性与老年男性的细胞做实验?

 

(3)①实验2的目的是                                         

②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为什么?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

 

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一)左图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1)分析图解可知,在       温度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      作用的酶对高温更敏感。

(2)在右下图的坐标中画出在20~60℃范围内,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密切关系。

(1)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2)假如将上述两只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