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者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_______、粗分离、纯化和______。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____。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要进行粗分离,其方法是__________。
(4)然后通过_______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________进行纯度鉴定。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
(5)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________、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四步: 、粗分离、纯化 和 。
(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红细胞的洗涤、 、 。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要进行粗分离,其方法是 。
(4)然后通过 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 进行纯度鉴定。样品纯化的目的是 。
(5)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 、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在动植细胞质内广泛存在的过氧化物酶体(有一层膜结构包被)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该酶在动物体内主要集中于肝脏。它的作用是使H2O2分解成H2O和O2。生物体内的H2O2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产物。美国科学家把人的过氧化氢酶基因植入实验鼠体内,使细胞内过氧化氢酶含量显著提高,其平均寿命比对照组老鼠延长20%。
Ⅰ.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肝细胞中合成过氧化氢酶所需的原料除来自消化道吸收和自身组织蛋白分解外,还可以来自于________。
(2)人体受伤后,若伤口较深,往往先用H2O2处理伤口深处,其原理是破损细胞释放的________产生O2,使厌氧致病菌死亡,有利于维持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3)过氧化物酶体是组成细胞质的________部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它比核糖体出现的时间要________。
Ⅱ.完成下列探究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实验原理: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
目的要求:比较Fe3+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材料用具:试管、水槽、温度计、量筒、滴管、酒精灯。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
方法步骤:
结果预测:经上述探究,你认为________号试管在5秒钟内产生的气体量最大。若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则该实验可以证明过氧化氢酶对H2O2的分解具________性。
讨论与思考:某同学在上述实验中,所用材料与其他同学相同,只是在加入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没有按正确方法操作,与其他操作正确的同学相比,实验现象不明显,请分析该同学错误使用的实验用具是________。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形成过程,①~⑤表示过程,其中单体1的某种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1、单体2、单体3分别是 ;组成大分子物质4的元素有 。
(2)过程①、②、③都是 。其中过程②在 (一种细胞器)上进行,它与过程 可表示同一个过程。过程④和⑤合称 。
(3)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是 (填图中的某种大分子物质),该物质的合成与 (一种细胞器)有关。
(4)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 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1、2、3;
② ;
③ 。
实验结果预测: 。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