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溴的商品价格远比氯气贵.为什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除去Cl2中的HCl
除去Cl2中的HCl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应依次放入
d
d
(填表中字母).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这说明单质溴的氧化能力比氯气
.(填“强”或“弱”)
(5)再打开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锥形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图中装置F选用了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尾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SO32-+Cl2+H2O=SO42-+2Cl-+2H+
SO32-+Cl2+H2O=SO42-+2Cl-+2H+
,试判断若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应依次放入    (填表中字母).
Abcd
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这说明单质溴的氧化能力比氯气    .(填“强”或“弱”)
(5)再打开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锥形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6)图中装置F选用了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尾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试判断若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是否可行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精英家教网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应依次放入______(填表中字母).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这说明单质溴的氧化能力比氯气______.(填“强”或“弱”)
(5)再打开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锥形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6)图中装置F选用了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尾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试判断若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应依次放入______(填表中字母).
Abcd
I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这说明单质溴的氧化能力比氯气______.(填“强”或“弱”)
(5)再打开D的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锥形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6)图中装置F选用了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尾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试判断若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有关化学史剪辑,参与科学发现的探究。
材料1  在发现溴的前几年,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李比希接受了一家制盐厂的请求,分析母液中含有什么成分。在分析过程中,他发现往母液中加入淀粉碘化物,过夜后母液变成黄色;再将氯气通入母液进行蒸馏,得到一种黄色液体。他没有分析研究就判断该液体是氯化碘,并把装有该液体的瓶子贴上了氯化碘的标签。
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在研究盐湖中植物的时候,把从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采集到的黑角菜燃烧成灰,然后用浸泡的方法得到一种灰黑色的浸取液。他往浸取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后,溶液分为两层:下层显蓝色,这是由于淀粉与溶液中的碘生成了化合物;上层显棕黄色,这是以前没有见过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巴拉尔猜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氯气与溶液中的碘形成了氯化碘,这种化合物使溶液呈棕黄色;二是氯气把溶液中的新元素置换出来,因而上层溶液呈棕黄色。于是巴拉尔想了很多方法,试图把新的物质直接分开,但都没有成功。
材料2  巴拉尔分析棕黄色物质可能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与氯、碘相似的新元素。他用乙醚将棕黄色物质萃取出来,再在棕黄色物质中加入苛性钾溶液,则棕黄色褪去,加热蒸发至干,剩下的物质像氯化钾一样!
材料3  巴拉尔然后把像氯化钾的物质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则产生红棕色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冷凝后得到棕黄色液体。
材料4  巴拉尔判断,这是与氯、碘相似的新元素,判断最终获得证实,并以希腊文恶臭(Bromium)加以命名。
请你追随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参与设计有关实验方案。
(1)氯化碘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单质溴的很接近,水溶液颜色也相近。氯化碘作为一种拟卤素,下列有关其性质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氯化碘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
B.氯化碘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氯化碘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
D.氯化碘的氧化性介于单质碘和氯气之间
(2)上述液体若是氯化碘,则氯化碘与苛性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是溴,则溴与苛性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若氯化碘与碱溶液反应后蒸干得到的物质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则产生的现象可能是_____________;若反应后的产物是溴化钾,则与浓硫酸、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面溴的发现史,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请用简短的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