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蔗糖酶.唾液淀粉酶l和4 (2)①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还原糖.但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蔗糖 酶催化蔗糖水解生成还原糖.但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②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3)酶的催化作用有专一性 (4)①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将实验前准备的蔗糖溶液lml注入该试管.然后按照上表中5.6.7.8的要求操作.(学生答出具体方法步骤.合理给满分) ②若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没有还原性杂质.可用于此实验.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蔗糖溶液含有还原性杂质.不能用于此实验.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下表是研究酶与Fe3+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率的实验

能证明酶的概念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能证明酶的高效性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

(2)下表是研究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

①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________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如果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本实验结论,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组合________(写全)。

④本实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的原因是________。

(3)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正常细胞的________紧贴细胞壁,然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 g/mL的蔗糖溶液并引流,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如下图1所示。若实验材料换成黑藻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如下图2所示。

①图中A、B、C、D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②将上述浸润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外表皮保持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观察,A处呈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黑藻细胞在某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自动复原的原因是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复原后的黑藻细胞,不能观察到胞质环流现象,请判断此细胞的活性为________细胞(活/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Ⅱ是有关酶的实验,回答问题。

(Ⅰ)在淀粉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淀粉一琼脂小块,其结果记录于一侧。

(1)你对圆点A和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

(2)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_色,其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

(3)在圆点C处用纯唾液和用稀释10倍的唾液做实验,其效果完全相同,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性。

(Ⅱ)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C.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D.如C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Ⅱ是有关酶的实验,回答问题。
(Ⅰ)在淀粉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淀粉一琼脂小块,其结果记录于一侧。

(1)你对圆点A和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
(2)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色,其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__。
(3)在圆点C处用纯唾液和用稀释10倍的唾液做实验,其效果完全相同,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性。
(Ⅱ)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C.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D.如C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Ⅱ是有关酶的实验,回答问题。

(Ⅰ)在淀粉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淀粉一琼脂小块,其结果记录于一侧。

(1)你对圆点A和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

(2)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色,其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__。

(3)在圆点C处用纯唾液和用稀释10倍的唾液做实验,其效果完全相同,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性。

(Ⅱ)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C.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D.如C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Ⅱ是有关酶的实验,回答问题。(共9分)

(Ⅰ)在淀粉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淀粉一琼脂小块,其结果记录于一侧。(每空1分)

(1)你对圆点A和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

(2)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一致,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色,其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5)在圆点C处用纯唾液和用稀释10倍的唾液做实验,其效果完全相同,这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性。

(Ⅱ)如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的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则1号试管口火柴迅速复燃

B.若1~4号试管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4号设置得不科学

C.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要再增设5号试管,5号试管内应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温度为37℃

D.如C项设置的5号试管与2号试管做对比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