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答案:⑴实验方案:①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六祖.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②培养条件 光照强度 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 温度25度.培养一周.③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注:要求至少分为三组.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 Lux]⑵实验结果测试: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 [解析]考查根据自然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科学原则.所以至少分三组.且有黑暗作为对照.每组必须有一定的种子数量.且数量相等.预测实验结果要根据题中所给的自然现象.即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______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
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①取两只性别与年龄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把甲鼠置于10°C环境中,乙鼠置于30°C环境中作为对照,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⑴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改进意见:(至少三点)
                                                                             
                                                                             
                                                                             
⑵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⑶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下面给出了四张坐标曲线图,表示小白鼠的
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
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         

⑷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预测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
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 (至少写出两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右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假设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图所见,根部正在发展,从区域A剪取10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
(1)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内数据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绘制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根段长度增长率的曲线图。
表1 根段长度数据表

生长素浓度(ppm)
0
10-5
10-4
10-3
10-2
10-1
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12.0
12.3
12.8
12.4
11.2
10.6
(2)据表得出结论:                                                         
(3)分析与讨论: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
                                                                      
(4)为探究实验所用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的解释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                                                              
实验方案:从区域A和区域B各剪取10mm长的根段,分别等量地浸泡于10-4ppm(或10-5ppm、10-3ppm)浓度生长素溶液中2天,测量根段的长度,计算平均值。
(5)结果与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下图是反射弧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___,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

(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刺激Y,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____ ___      的传导有阻断作用。

(3)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______,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次偏转。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次偏转。

       II.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符合、不符合)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即丁组),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即丁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丁组明显          (大于、等于、小于)丙组,则证明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相比,甲组         (大于、等于、小于)乙组,则证明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