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题] 疫苗 下图为基因工程中.利用土壤农杆菌作为运载体.培育新性状植株的过程.请据图 分析回答: (1)将携带外源基因DNA导入植物细胞中所用到的工具酶有 . (2)图示中.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可以通过 来确定.导入目的的基因植物细胞一般需要通过 的方法.培育成能表现新性状的植株. (3)利用基因工程进行育种.可以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植株.这种育种方式的优点是① ,② . (4)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许多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但也有人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疑问.试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疫苗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山东卷)35.(8分)(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且疾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

 

 

提取

 

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        

(2)过程②构建A基因表过载体时,必须使用          

          两种工具酶。

 
(3)过程③采用的实验技术是        ,获得的X是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

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所制备的疫苗。

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疑似患者体内分离病毒,

与已知病毒进行       比较;或用图中的           进行特异性结合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人工免疫是人类战胜传染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三次革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00多年前巴斯德开创了以炭疽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为代表的第一次疫苗革命,这类疫苗是用_____________制成的。

2.第二次疫苗革命使疫苗的研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用基因工程制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作为疫苗用于临床接种,从而使疫苗的研制进入到       水平,此类疫苗较第一次研制的疫苗的最大优点是                                                  。但此类疫苗需低温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DNA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1)该过程首先是获取                 作为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体外重组后,注入人体。

(2)图中B物质为        

(3)与第二次疫苗革命相比,第三次疫苗的优点是                       

4.第二、第三次免疫革命中都运用到_____________技术,表现出现代生物技术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

5.简述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免疫力的过程。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工免疫是人类战胜传染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三次革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00多年前巴斯德开创了以炭疽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为代表的第一次疫苗革命,这类疫苗是用_____________制成的。
(2)第二次疫苗革命使疫苗的研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用基因工程制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作为疫苗用于临床接种,从而使疫苗的研制进入到_______水平,此类疫苗较第一次研制的疫苗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但此类疫苗需低温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DNA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①.该过程首先是获取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体外重组后,注入人体。
②.图中B物质为_______。
③.与第二次疫苗革命相比,第三次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第二、第三次免疫革命中都运用到_____________技术,表现出现代生物技术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
(5)简述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免疫力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人工免疫是人类战胜传染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研制前后经历了三次革命,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100多年前巴斯德开创了以炭疽病疫苗、狂犬病疫苗为代表的第一次疫苗革命,这类疫苗是用_____________ 制成的。
(2) 第二次疫苗革命使疫苗的研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用基因工程制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作为疫苗用于临床接种,从而使疫苗的研制进入到___________水平,此类疫苗较第一次研制的疫苗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但此类疫苗需低温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DNA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机制如下图所示。
①.该过程首先是获取___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体外重组后,注入人体。
②.图中B物质为______________。
③.与第二次疫苗革命相比,第三次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第二、第三次免疫革命中都运用到___________技术,表现出现代生物技术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
(5)简述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免疫力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美英两国的两位科学家闻为在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基因靶向”技术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化学奖。通过“基闪靶向”技术可以对小鼠染色体组进行特异性的遗传修饰,包括简单的“基因敲除”、点突变的引入、染色体组大片段的删除和重排以及外源基因定位整合等。下图是“基因靶向”技术的主要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ES细胞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              。写出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在功能上,具有           

(2)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动物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崩发情处理时原因是                ,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

(3)复台型免疫缺陷症是一种遗传病,实施基因治疗的一般方法是取患者的            作为受体细胞,将正常的外源基因插入受体细胞后,再同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但如果外源基因随机插入会因位置效应引起紊乱,而“基因靶同”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4)要检测上述小鼠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靶基因可采用            ,DNA分子探针要用       标记。如果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ACGTTT请写出作为探针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5)上述步骤所涉及的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传代培养时用胰蛋R酶分散细胞,说明细胞间的物质主要是            。改用胃蛋白酶行吗?为什么?

(6)与动物细胞培养不同,植物组织培养最终能形成完整的植株,可应用于快速繁殖。广东省是我国甘蔗主产区之一,请简述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                。脱毒香蕉苗的获得,可采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