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植物生理学家研究光合作用,下面两图是其中的一些实验数据曲线,(1k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A、B、C、D为曲线上的点,m、n为坐标轴上的点)请分析后回答:
(1)以上两图资料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
(2)甲图中所示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规律是:
①
②
(3)如果提高光照强度,则m点的位置将会如何移动 。
(4)甲图中AB段和CD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 和 。 若要使得植物光合作用提高,可以使m点和n点向什么方向移动 。(左、右)
(5)乙图中,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高粱、玉米都比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其结构原因是:
; 其功能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途径不同。
(一)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HB段说明; ;
(2)曲线上C点表示 ;
(3)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则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 。zxxk
(4)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
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 。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其中生长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 (写出两处)
(2)图一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是
。此实验的对照组是 中培养的幼苗。
(3)图二所示实验结果是,只有甲、丁两组的普通琼脂块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继续生长,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 。
(三)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理(略)
材料用具(略)zxxk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的芽数相同。
(2)实验:① 将插条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1;② 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1)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无关变量是 (至 少说出两个)。
(2)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 。
(一)下图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HB段说明; ;
(2)曲线上C点表示 ;
(3)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则侧芽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 。zxxk
(4)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
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 。
(二)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其中生长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植物生长旺盛部位产生的,例如 (写出两处)
(2)图一所示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对幼根生长的影响是
。此实验的对照组是 中培养的幼苗。
(3)图二所示实验结果是,只有甲、丁两组的普通琼脂块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继续生长,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 。
(三)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原理(略)
材料用具(略)zxxk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的芽数相同。
(2)实验:① 将插条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1;② 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1)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无关变量是 (至 少说出两个)。
(2)从图2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 。
(10分)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右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
(1)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a、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杂种细胞上a、b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表明细胞膜具有 性。图中过程②就是遵守这个原理。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依据的原理是 ,其中过程④相当于 ,过程⑤相当于 。
(3)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能否得到杂种植株? 。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
(4)在“番茄――马铃薯”培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5)如果过程②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多倍体植物的方法是 。
(6)假如番茄的某两种性状分别由A、a、B、b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所得F1,再自交得到F2,那么F2中出现AABb个体概率是 。
番茄为自花传粉植物,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下图),但目前还没有实现这美妙的设想——地上结番茄果实、地下结马铃薯块茎的植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叫做________技术。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为________。
(2)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a、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正在融合的原生质体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杂种细胞上a、b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过程⑤相当于________,其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
(4)若利用此技术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________(填字母编号)。
(5)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________。
A.储运方便 B.培植简易
C.成活率高 D.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6)若运用传统的有性杂交能否得到上述杂种植株?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番茄—马铃薯”培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过程②的a、b细胞都是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多倍体植株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