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A.方法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取三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l%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 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 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变化和体内 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 。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据图示推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B、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结果。
C、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D、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激素联系的。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 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 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变化和体内 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 。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 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 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变化和体内 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 。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________(物质)联系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