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作物Ⅰ和Ⅱ在同一土壤中进行N.P.K三要素肥效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示施肥,“- 表示未施): 作物种类 肥料成分 实验产量与原产量比(%) 氮肥 磷肥 钾肥 农作物Ⅰ + + + 100 - - - 68 - + + 100 + - + 70 + + - 89 农作物Ⅱ + + + 100 - - - 35 - + + 48 + - + 68 + + - 91 (1)三肥效实验的结果显示.农作物Ⅰ与农作物Ⅱ的主要区别在于 . (2)氮素化肥主要以 方式被作物根吸收. 措施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营养. (3)施肥后要及时灌溉.若作物田流失的水从如图A位置注入一条河流.导致下游水体中藻类数量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所示.则在A下游.藻类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 (4)若对农作物Ⅱ作无土栽培.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NO/Ca2+比值减小.其与细胞结构有关的原因可能是 . 解析:(1)比较表格不难发现.农作物Ⅰ和Ⅱ的主要区别在于N元素的是否供给造成产量的差异.土壤氮素主要是以硝酸盐形式吸收.属于主动运输.因此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可促进其吸收.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藻类滋生的原因.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取决于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答案:(1)农作物Ⅰ不施加氮肥不影响其产量.农作物Ⅱ需要外界提供氮肥 (2)主动运输 中耕松土 运载NO的载体多.运载Ca2+的载体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肇庆检测)对农作物Ⅰ和Ⅱ在同一土壤中进行N、P、K三要素肥效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施肥;“-”表示未施):

作物种类

肥料成分

实验产量与原产量比(%)

 

氮肥

磷肥

钾肥

农作物Ⅰ

100

68

100

70

89

农作物Ⅱ

100

35

48

68

91

 

(1)三肥效实验的结果显示,农作物Ⅰ与农作物Ⅱ的主要区别在于         

                                    

(2)氮素化肥主要以      方式被作物根吸收,            措施有利于根系吸收矿质营养。

(3)施肥后要及时灌溉。若作物田流失的水从如图A位置注入一条河流,导致下游水体中藻类数量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曲线所示。则在A下游,藻类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

(4)若对农作物Ⅱ作无土栽培,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NO/Ca2比值减小,其与细胞结构有关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