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__________。
第二步:用35S标记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
(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液的上层,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比理论值低。
①.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
②.从理论上讲,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0,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过程中,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将会产生误差,理由是__________。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理由是__________。
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1)实验证明新鲜姜汁中含有一种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20℃和100℃时,15min后仍未有凝固迹象,说明酶的活性较低,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60℃时牛奶在有姜汁和没有姜汁情况下都可以凝固,当牛奶存放到时间t时,向其中加入姜汁。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姜汁后牛奶凝固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实验中“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操作中应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说,该实验不能得出姜汁使牛奶凝固的最适温度,请提出解决方案__________。
请指出下列对该实验步骤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
A.温度范围设置不合理
B.还应该设置对照组实验
C.检测因变量的方法可行
D.无关变量得到了较好控制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中,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2)在Ⅰ、Ⅱ、Ⅲ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类,该类植株还需要用________ 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成为可育植株。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组,原因是基因突变的频率极低且不定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