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图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图示。
(2)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它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细胞识别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________。
(3)在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则发生在________,对于生物体有积极意义的过程是________。
(4)细胞分化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________从抑制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5)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
下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与原核生物相比,A、B细胞最大的特点是 。
(2)在A、B两细胞中都存在,其生理过程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只填标号)
(3)细胞膜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完成信息交流功能依赖于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体现其具有 性。
(4)A、B两细胞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期和 期;与此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分别是[ ] 、[ ] 。
(5)该图中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只填标号)
(6)若B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中,3H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据图甲,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e,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________。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________范围。
(2>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
上表中(a~e依次增大)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紫外线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适宜的可见光照射,给予乙组________照射。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并测量两组植株中3一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
请完成以下Ⅰ、Ⅱ两小题:
Ⅰ.将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随机均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中,最初检测表明,它们对K+吸收量相同,对水的吸收量也基本相同,随后对三组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植株 | A | B | C |
处理 | 添加高浓度的KHCO3溶液 | 注射“呼吸阻断剂” | 剪去部分叶片 |
(1)吸水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植株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植株根尖成熟区细胞可能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现象.根对水分和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4)在正常情况下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够进行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 细胞增殖 ② 渗透吸水 ③ 光合作用
④ 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⑤ 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Ⅱ.下面的甲、乙两图反映了二氧化碳含量和光照强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5)对温室中的农作物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其原理符合上图中的 图。若要用豆科植物作为绿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___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
(6)限制乙图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若乙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曲线中B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C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7)图中的D点时刻,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8)乙图中a点与c点相比,C3含量______________(增多、减少或不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