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地点 植物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草 3 5 9 蕨类 7 5 8 灌木 15 4 2 松树 0 2 0 落叶树 20 5 0 地点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风速 低 高 高 土壤湿度% 48 35 15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 kg-1 9.4 4.5 2.3 A. 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 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大 D.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解析:从表中看出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地点C土壤深度相对较浅.土壤湿度相对较小,松树适于在地点B处生存.地点B处土壤相对肥沃.湿度相对较高.不能说明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答案:A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地点

植物

(种)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地点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土壤湿度/%

48

35

15

灌木

15

4

2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松树

0

2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

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深、土壤湿度大

D.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地点

植物

地点A(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地点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土壤湿度/%

48

35

15

灌木

15

4

2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松树

0

2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2)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解释为什么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              

(3)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又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某种豆科植物。每一区域的植株分布都是均匀的,待该种植物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区域号

区域植株数

苹果数/植株数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1

20

8.3

6.0

2

40

6.8

5.9

3

60

3.9

6.2

4

80

2.7

5.9

5

100

2.1

6.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植物随植株增多而荚果数减少的原因:

                                                                      

②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是否有影响?    

(4)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该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又在学校实验田中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他们确立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写出该课题的题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地点

植物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地点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土壤湿度/%

48

35

15

灌木

15

4

2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松树

0

2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⑴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⑵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解释为什么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

                                                                          

⑶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又在学校实验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某种豆科植物。每一区域的植株分布都是均匀的,待该种植物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区域号

区域植株数

荚果数/植株数

每个荚果中种子数

1

20

8.3

6.0

2

40

6.8

5.9

3

60

3.9

6.2

4

80

2.7

5.9

5

100

2.1

6.0

   ①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植物随植株增多而荚果数减少的原因:

                                                                      

②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目是否有影响?        

⑷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该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又在学校实验田中做了进一步的研究。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他们确立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写出该课题的题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地点
植物
(种)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地点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359风速
蕨类758土壤湿度/%483515
灌木1542土壤的有机质/%6.53.82.5
松树020土壤深度/cm>300≈100<15
落叶树2050土壤氨量/mgkg-19.44.52.3


  1. A.
    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
  2. B.
    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3. C.
    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深、土壤湿度大
  4. D.
    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地点
植物
(种)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地点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山脚)
地点B
(山腰)
地点C
(山顶)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土壤湿度/%
48
35
15
灌木
15
4
2
土壤的有机质/%
6.5
3.8
2.5
松树
0
2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
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深、土壤湿度大
D.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