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有 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糖苷.无氰 基因型 A B A bb aaB 或aabb 后代中出现的突变型个体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 .或者是 .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自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和亲本乙自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自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是以代谢知识为核心.综合考查了基因的功能.遗传规律.自交育种等方面的知识.这种题型比较符合考纲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所以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占的比例逐渐加大.应该引起重视.由于考生对转录翻译的过程不理解导致错答.对于代谢过程不理解.导致计算概率出错. 正确思路应是:分析图表.可以得到如下流程图: 基因A 基因B 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1)密码子改变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决定的氨基酸改变成另一种氨基酸.第二种情况是改变成不决定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子.第三种情况是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变.性状不变. (2)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与aabb自交.后代中AaBb占1/4.能产氰.其余的三种基因型都不能产氰. (3)先分析有氰和无氰这一对相对性状.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个体占,再分析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在F2中稳定遗传的高茎个体占.×=. (4)有氰.高茎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EE.无氰.矮茎的基因型为AAbbee.F1代基因型为AABbEe.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的基因型为aaB E 或aabbE .通过F1代自交是无法获得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 答案:不同 合成终止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3/64 (4)AABBEE×AAbbee ↓ AABbEe ↓⊗ 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E.或aabbE的个体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有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苷、无氰
基因型
A_B_(A和B同时存在)
A_bb(A存在,B不存在)
aaB_或aabb(A不存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         ,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的比例是

A.3/64          B.7/64          C.1/64         D.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年福建理综)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有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糖苷、无氰
基因型
A__B__(A和B同时存在)
A__bb(A存在,B不存在)
aaB__或aabb(A不存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型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_。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表现型

有氰

有产氰糖苷、无氰

无产氰糖苷、无氰

基因型

A_B_(A和B同时存在)

A_bb(A存在,B不存在)

aaB_或aabb(A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          ,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cc)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