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分)图一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 º表示着丝粒,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二表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1)图一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这种动物的皮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为 条,图一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称为 。
(2)图一细胞的分裂过程对应图二中的( )时段;此细胞B与b分离发生在图二中的( )时段。
A.4-5 B.5-6 C.7-8 D.9-10
(3)写出该生物所产生配子的基因型 。
(4)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 )
下面的图1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图2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图2中种群Ⅰ、Ⅱ、Ⅲ依次属于图1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B.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图1中X的光合作用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C.图1中Y与丙中图示生物类群都是异养需氧型的,图2中的三个种群都是需氧型的
D.图2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溶液为________,其作用是使_________。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________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 。
(3)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
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 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4)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强的酵母颗粒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利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强度及在28℃下发酵48 h后的酒精产量见下表:
海藻酸钠(%) | 2 | 2.5 | 3 | 2 | 2.5 | 3 | 2 | 2.5 | 3 |
X溶液(%) | 2 | 2 | 2 | 3 | 3 | 3 | 4 | 4 | 4 |
固定化强度(g/30个) | 930 | 950 | 990 | 1030 | 1100 | 1140 | 1170 | 1170 | 1160 |
酒精量(%) | 6.7 | 6.5 | 6.5 | 6.7 | 6.4 | 6.2 | 6.7 | 6.4 | 6.3 |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 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 。
(密码改编)下面的图1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图2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在生态系统中,图2中种群Ⅰ、Ⅱ、Ⅲ依次属于图1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图1中X的光合作用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图1中Y与丙中图示生物类群都是异养需氧型的,图2中的三个种群都是需氧型的
图2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8分)图一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º表示着丝粒,编号1表示X染色体),图二表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
(1)图一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这种动物的皮肤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为 条,图一中编号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称为 。
(2)图一细胞的分裂过程对应图二中的( )时段;此细胞B与b分离发生在图二中的( )时段。
A.4-5 | B.5-6 | C.7-8 | D.9-10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