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图1是某生态农业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 生态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图1中的 和图2中的 .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1和图2中未标出的是 .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 (4)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较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图1中的食物链有 条.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农作物.1/4来自家禽.1/4来自猪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农作物 千克. (6)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图1中为农作物.图2中为水稻和大豆.(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未标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等.(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建立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4)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低,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酸雨危害.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农作物.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图中有3条食物链:农作物→人.农作物→家禽→人.农作物→猪→人,本题的计算过程为0.5×10+0.25×100+0.25×100=55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其主要作用是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答案:(1)农作物 水稻和大豆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3 55 (6)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分)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

 (1)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2) 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3)若某昆虫迁入新环境的种群数量变化表现为a曲线,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G,每年增长倍数保持不变, =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4)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5) 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捕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凋整为l∶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6) 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