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以下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相关问题,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Ⅰ.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在苗期便能识别出来,并且杂交种(Aa)所结果实与纯合品种相比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应收集 (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品种玉米,要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品种,可用两纯合亲本进行 ,得到F1,再用F1进行 ,即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植株,其基因型是 。选出该玉米植株的简要过程是 。
(4)如果玉米抗花叶病毒的基因与易感花叶病毒基因的转录产物相比,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导致翻译到mRNA的该位点时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 造成的。
Ⅱ.小鼠繁殖力强,也常被用作遗传研究的材料动物。
(1)一对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1均为黑色鼠,F1中黑色鼠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鼠:灰色鼠:白色鼠为9:3:4,若让F2中的灰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子代中纯合灰色鼠的比例是 。
(2)已知小鼠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可通过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小鼠的 初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3)若控制该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注:XDY,XdY等均视为纯合子)。一对小鼠杂交,若F1代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鼠的基因型是 。
(4)在一个区域的小鼠群体中发现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由于 。
以下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相关问题,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Ⅰ.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在苗期便能识别出来,并且杂交种(Aa)所结果实与纯合品种相比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应收集 (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品种玉米,要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品种,可用两纯合亲本进行 ,得到F1,再用F1进行 ,即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植株,其基因型是 。选出该玉米植株的简要过程是 。
(4) 如果玉米抗花叶病毒的基因与易感花叶病毒基因的转录产物相比,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导致翻译到mRNA的该位点时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 造成的。
Ⅱ.小鼠繁殖力强,也常被用作遗传研究的材料动物。
(1)一对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1均为黑色鼠,F1中黑色鼠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鼠:灰色鼠:白色鼠为9:3:4,若让F2中的灰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子代中纯合灰色鼠的比例是 。
(2)已知小鼠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可通过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小鼠的 初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3)若控制该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注:XDY,XdY等均视为纯合子)。一对小鼠杂交,若F1代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鼠的基因型是 。
(4)在一个区域的小鼠群体中发现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由于 。
以下是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相关问题,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Ⅰ.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在苗期便能识别出来,并且杂交种(Aa)所结果实与纯合品种相比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F1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8%,因此到了收获季节,应收集 (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花叶病由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已知抗花叶病(b)为隐性。现有纯种宽叶不抗病与纯种窄叶抗病两品种玉米,要获得高产且抗花叶病的品种,可用两纯合亲本进行 ,得到F1,再用F1进行 ,即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所需品种植株,其基因型是 。选出该玉米植株的简要过程是 。
(4) 如果玉米抗花叶病毒的基因与易感花叶病毒基因的转录产物相比,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导致翻译到mRNA的该位点时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其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 造成的。
Ⅱ.小鼠繁殖力强,也常被用作遗传研究的材料动物。
(1)一对黑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1均为黑色鼠,F1中黑色鼠个体自由交配,F2出现黑色鼠:灰色鼠:白色鼠为9:3:4,若让F2中的灰色鼠与白色鼠杂交,子代中纯合灰色鼠的比例是 。
(2)已知小鼠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但不知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可通过统计具有该隐性性状小鼠的 初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3)若控制该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一个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致死(注:XDY,XdY等均视为纯合子)。一对小鼠杂交,若F1代雌鼠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鼠的基因型是 。
(4)在一个区域的小鼠群体中发现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由于 。
(20分)Ⅰ.(10分) (1)某自花传粉植物灰种皮(Y)对白种皮(y)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当花粉含AB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请回答:
①如果只考虑种皮颜色的遗传:将亲本植株(Yy)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共得15株植株,其中有10株结灰色种子共300粒,有5株结白色种子共10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 (填相同或不相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②如何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材料,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紫茎抗病植株?简要叙述你的实验步骤。
(2)果蝇的匙形翅性状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某多肽链M异常造成的,异常肽链与正常肽链(由169个氨基酸组成)相比少了4个氨基酸,二者前161个氨基酸的序列相同。第16l到165个氨基酸序列如下表:
氨基酸序号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
正常M |
色氨酸 |
组氨酸 |
甲硫氨酸 |
谷氨酸 |
酪氨酸 |
……(后面还有4个氨基酸) |
突变M |
色氨酸 |
苏氨酸 |
酪氨酸 |
甘氨酸 |
缬氨酸 |
|
假定匙形翅果蝇的信使RNA与正常翅果蝇的信使RNA仅有一个核苷酸之差。
①写出正常翅与匙形翅的信使RNA中161到165的氨基酸密码子(每一个氨基酸只填写一个密码子)。
氨基酸序号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正常翅密码子 |
UGG |
|
|
|
|
匙形翅密码子 |
UGG |
|
|
|
|
【备查密码子:色氨酸(UGG);甲硫氨酸(AUG);酪氨酸(UAU、UAC);甘氨酸(GGU、GGC、GGA、GGG);组氨酸(CAU、CAC);缬氨酸(GUU、GUC、GUA);谷氨酸(GAA、GAG);苏氨酸(ACU、ACC、ACA、AC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②该突变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而引起的。
Ⅱ(10分)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萌发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幼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 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一个直径为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 m 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的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3)对照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
继续探究:?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乙 ,丙 ,丁 。
(每空1分,共7分)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白化病基因(a)在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请回答:
(1)I1的基因型是 ,I2的基因型是 。
(2)I2能产生 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的比例是 。
(3)从理论上分析,I1与I2婚配再生女孩,可能有 种基因型和 种表现型。
(4)若II3与II4婚配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