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面两例有关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
Ⅰ.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实质是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植物收获后进行妥善处理,就可将重金属移出土体。目前科学家正尝试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符合植物修复技术要求的转基因植物。
(1)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大部分物种的基因能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 结构。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植物细胞,可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
(3)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
Ⅱ.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大会宗旨是如何减少CO2的全球排放量。生态学家研究出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CO2的排放,“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粪便中的臭味主要来自氨,在沼气池中,经 (填生物名称)的作用,可以形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利用。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 。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
(3)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
(4)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 的工程体系。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 过程,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大气圈。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减少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只写一点)。
(4)上图框中绿色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若上图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 kJ。
(7分)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的形式进行流动。无机环境主要以 形式存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
(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 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截至2009年9月l8日,全球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总数超过29. 6万,已造成全球至少3 486人死亡。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患者发烧是病毒侵人机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引起机体代谢加快,使产热增加
B. 病毒培养是疫苗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用完全培养基培养病毒时一定要加入动物血清
C.H1N1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导致其裂解死亡的效应T细胞形成于骨髓
D. 人体内的抗体与该病毒形成的沉淀可在吞噬细胞中被分解成多种氨基酸和8种核苷酸
(17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用伊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下,请分析回答:
(1)他们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冷光源)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冷光源)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