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B_.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 2.0,K2HPO4 3.0,MgSO4 1.0,pH 7.4,多聚联苯 50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 5.0,pH 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 2.5,MgCl2 0.5,K2HPO4 3.0,多聚联苯50 mL,pH 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_____。

(4)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但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 7.4,多聚联苯50 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 5.0,pH 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50 mL,pH 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金属离子(mmoL/L)

相对活性(%)

对照组

100

Mn2

123

Co2

79

Mg2

74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___。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但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7.4,多聚联苯50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5.0,pH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50mL,pH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便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环境污染物多聚苯难以降解,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

(1)下列培养基中能有效分离联苯降解菌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A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NH4)2SO42.0,K2HPO43.0,MgSO41.0,pH7.4,多聚联苯50mL

B培养基(g/L):牛肉膏10.0,蛋白胨20.0,葡萄糖20.0,NaCl5.0,pH7.4

C培养基(g/L):某生长因子2.0,淀粉20.0,NH4NO32.5,MgCl20.5,K2HPO43.0,多聚联苯50mL,pH7.4,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联苯水解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结果见下表:

(2)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酶工程可将联苯水解酶用于生产实践。酶工程通常包括酶的生产、_______、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等方面。酶固定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5)红球菌和假单孢菌都能降解多聚联苯,便研究发现以每克菌体计算,两种菌降解多聚联苯的能力有所不同,对此现象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下表是植物细胞分裂素发现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历程。请据此作答。   

历程

时间

科学家

科学事实

1954年

斯库格等

一定条件下腺嘌呤能促进细胞分裂

1955年

米勒等

将存放了4年的鲱鱼精细胞的DNA,加入到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能诱导细胞分裂。

1956年

斯库格等

用新提取的鲱鱼精细胞DN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但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却能促进细胞分裂。从处理物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命名为“激动素”。

1963年

莱撒姆

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类似于“激动素”的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命名为“玉米素”,其生理活性高于“激动素”。

(1)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激动素”____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植物激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从②和③分析,“激动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物质)。请写出对此加以验证的简要实验思路:将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烟草髓组织的培养基中,观察结果。(2分)

(4)植物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与____________(激素)存在拮抗作用。

(5)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通过调整细胞分裂素与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完整的植株。

Ⅱ.(9分)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程序是:①配制溶液;②______________;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___________。泡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2)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 (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①酶的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______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

④研究人员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同时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根据介绍,科研人员所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可用下图中的______ 表示。

     

(3)上右图为某同学利用海藻酸钠固定小麦酯酶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的可能原因不包括_________

A.海藻酸钠浓度过高            

B.酵母细胞已经死亡

C.注射器中的溶液推进速度过快

D.注射器距离CaCl2溶液液面太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