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市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海市建立了A.B.C等卫星城和F 新区.其目的是 .从图中的变化可以看出城市化标志之一 . (2)上海港日前成为世界和中国第一大港.试分析其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 (3)简析上海市形成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4)分析将H岛建成国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岛区的区位条件.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上。

材料二: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科学家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请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到相应的方框内,说明当前全球变化的原因与危害。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原则。

“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策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青藏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到西藏的拉萨。全长1963千米。分两期修建:一期工程由西宁至青海省重镇格尔木(简称西格段)长约845千米,已于1984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如右图所示,全长1118千米,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1)读图填写城市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

(2)图中青藏铁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_____山和_____山,

跨过长江上游的_______河。

(3)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

举措,计划中进藏铁路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图所示),

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________________

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

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1月8日正式公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除了对珠三角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外,这份规划纲要的出台,还让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国家发展一盘棋中扮演的角色定位更加明确。长三角和珠三角将走上差异化发展道路,两区域同质化竞争引起内耗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材料二 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从省级行政区划上看,两地区有差异:“珠三角”各地同属广东省;“长三角”各地则分属上海市、           

(2)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但也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        (政策);“长三角”主要是       (政策)。

(3)近几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C.由于两地区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5)根据材料判断两区域发展处于__________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右囤)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

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业中,

          业、              业尤为突出。

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

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许多设计展示了瑞士自然与人文地理特色,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列举两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