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一些评论家在评论2004年美国大选时曾辛辣地指出.布什和克里的竞争.与其说是不同施政纲领的对决.不如说是金钱的对决.谁筹集的竞选资金多.谁就多一分胜算.对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应是 A.在美国民主具有超阶级性 B.在美国政党史对政治失去意义 C.在美国金钱是政治的母乳 D.在美国只要有钱就能当总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X X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浓度增加。
材料二 下图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 CO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

材料三 下图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                 
(2)造成大气中CO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选择填空)。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做燃料
(3)如果以CO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
                  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大陆架海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所谓的“温室效应”,则原因与图中代码______________相关,理由是什么?(6分)

(2)针对全球变暖,有人建议向南极附近海域撒入大量铁以促进海藻生长,以此来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请评价其可行性,并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X X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浓度增加。

材料二  下图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 CO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

材料三  下图是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                 

   (2)造成大气中CO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选择填空)。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做燃料

    (3)如果以CO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

                    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4)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某国政府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02浓度增加。
材料二:
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的大气中测得的CO2体积分数的数据(见下图)。
材料三:
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见下图)。
(1)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将
    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3)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世纪90年代,在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上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使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类在能源利用与森林砍伐中使CO2浓度增加。下图中分别是在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和地球上的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上说明,自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消耗CO2?

(2)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过度砍伐森林

C.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

D.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做燃料

(3)如果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____、____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答3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