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度洋周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3)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的变化而引起. (4)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 .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 处.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新题解读] [例1] 下图为中国部分近海表层等盐度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的虚线方框内离上海最近的等盐度线的值若一条为29‰.另一条为31‰.图中相邻等盐度线的值相差1‰.请在两图中的虚线方框内分别填上适当的数值 (2)甲.乙两图中表示中国近海8月表层盐度分布图的是 .判断的根据可从两图中虚线方框中的等盐度线中推出:① ,②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盐度的知识.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该虚线框内的等盐度线的变化.甲乙两图的虚线框内的地理位置确定是根据纬度和上海所在的地理位置来判断.该地应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此区海域的盐度变化受河流径流量的大小而变.甲图中等值线距长江中较近.而乙图等值线则向外凸.说明甲图河流量小.正值枯水期.乙图河流径流量大.等值线向外凸出.盐度总平均值比甲图小.等值线的向外凸出的变化更加明显.说明的影响该区的盐度分布因素主要河流的入海径流. [答案] (1)甲图框内离上海等盐度的值为31‰ 乙图为29‰.(2)乙 ①乙图盐度总平均值比甲图小 ②等盐度线向东突出更为明显 [例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Ⅳ中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Ⅰ 洲.Ⅱ 洋.Ⅲ 海峡.Ⅳ 河. (2)图中大陆东岸的洋流性质为 .西岸的洋流流向为 .其洋流名 . (3)图中A.B.C.D四点处.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水温最低的是 . (4)图中①.②.③三支洋流. 洋流沿岸有荒漠景观. 洋流附近有大渔场. (5)若在C点处有一艘油轮发生石油泄漏.B.E两点处受污染较严重的是 . [解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海陆的分布.河流.洋流的性质.流向.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知识等.要求对各大洲轮廓比较熟悉----图中为南美洲,能够根据海水等温线到读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并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区盐度大.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掌握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同纬度地区暖流高于寒流,掌握洋流时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秘鲁渔场的形成.由于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故C处的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向B海区. [答案] (1)南美洲 太平洋 德雷克 亚马孙 (2)暖流 自南向北 秘鲁寒流 B [能力锤炼]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大陆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⑤中,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地点有(    )

A.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所示硬叶林带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2.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23.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沿AB线自然带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过渡到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的分异现象,主要是由于________差异所造成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较为明显。

(2)沿CD线自然带的更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由C到D依次出现的森林类型是中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________林,亚热带________林,热带季雨林,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B.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D.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
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6分)
?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名称是:(4分)?
A                                               
C                                               ;?
D                                             ;?
F                                               
(2)图中各自然带中,                                  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气候类型不同;                                  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4分)
(3)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                                          规律:E→G→F反映了自然带的                                          规律。(2分)
(4)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原因是                                     。(4分)
(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                     (填字母),这种现象是因为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