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图中③地区这一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 A.3月 B.5-6月 C.7月 D.10月 下图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1千米.读图回答10~12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从1976到1996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土地利用上:                                                                 

交通条件上:在1976年只有水运和普通公路,到1986、1996具体变化体现在: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   ___污染、____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3)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种植______   __、_____   __、副食品等生产。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① 三峡库区地质地貌复杂,地表土层贫瘠,保土保水能力极差,生态环境先天脆弱。

多年来,由于这一地区人口暴涨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植被下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以库区秭归县为例,全县40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高达12万亩;占30%:全县坍塌滑坡多达500多处,干旱、山洪、大风灾害年年都有。

② 三峡移民安置的难点在于农村移民的安置,然而,库区的土地资源却恰恰非常不

利于大农业后靠安置移民。以淹没各类土地达6.6万亩的云阳县为例。云阳县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农耕地少;非耕地多;水田少,旱地多;平地厚地少,坡地薄地多;成片地少,零星地多,另外,三峡工程所淹没的4.82万亩耕地虽然只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但淹没的却多是江河谷地经过上百年开垦出来的良田好地,受淹后库区四周所剩的荒山草坡大多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在八年移民试点中曾在云阳投资1736万元开发土地1.76万亩,但其中多数耕地都因质量很差,又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水源、交通等),而无法发挥真正的安置效益。由于库区多数地方经济基础薄弱,不仅很少有大型企业,而且现有的中小企业也严重亏损。同时,由于农村移民的生产技能较低,真正能自谋职业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

(1)阅读材料分析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自然方面原因有哪些? (3分)

(2)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低的社会经济方面原因有哪些?(2分)

(3)该地区农业生产从其投入上看属于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 ,农产品商品率        

   (填高或低)(2分)

(4)该地区农业普及推广机械化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年8月7日23时,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因宏观生态体系失控而影响和威胁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通常称之为国家生态安全问题。1998年的长江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 600亿元。

读下述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两湖地区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山区。

  材料二 乾隆末年,王昶在总结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湖北万城堤溃的原因时指出:“四川、陕西、湖北山木丛林处,今皆砍伐为种包谷,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清人赵仁基也认为“水溢田于沙积,沙积由于山是……江底日见其高,而容水之地浅矣。”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进我国。由于玉米、甘薯对土质、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区广泛种植。”

  材料四 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00年在青海省建

立,49%的黄河水、25%的长江水、15%的澜沧江水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三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地区。

(1)

下列曲线中,与洞庭湖的面积变化最相符合的是

[  ]

A.

B.

C.

D.

(2)

1950~1958年期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

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

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

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3)

洞庭湖面积的缩小,改变了该地区水资源的________分布,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的________能力,加重了该地区及长江流域的________灾害。

(4)

用现代地理学的原理来分析材料中清人赵仁基的观点。

(5)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材料中“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的原因。

(6)

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疆域辽阔,是一个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A省某县

(31.0°N,103.4°E)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20多天罕见的低温、

雨雪、冰冻天气,给交通、电力、通信、农业等部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据测定,本次地震主震震级为里氏      级,震中位于A省         县。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本次地震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其他条件相仿,①②③④四地的烈度按大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

(2)A省所在的西南地区还是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减少该类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最严重的几个省区中a、b省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引起这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I地区常常出现严重的春旱,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根据其成因,通常分为由台风(飓风)引起的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两大类。下图中的①海湾均是风暴潮的易发区。完成14—15题。

14.有关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B.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C.②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D.②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秋冬季节

15.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②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与这次风暴潮的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A.南下的强冷空气势力较强

B.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

C.陆地上河流正值汛期,入海水量大

D.海湾外宽内窄,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