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 (a)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0℃. (b)季节 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 (c)地形 低凹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凸地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之处.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因风速较大.湍流作用较强.热量交换迅速.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 (d)下垫面性质 由于下垫面的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 (e)天气 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黄河流域东西跨越23个经度,南北相隔 10个纬度,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也较大。冬季偏北风较多,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内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高山低于平原;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因此,黄河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冰情现象出现。这些冰情除对冬季的水运交通、供水、发电及水工建筑物等有直接影响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现冰塞、冰坝这种特殊冰情以后,还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河段中,初冰日期最早及其主导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玛曲至循化段,地形因素
B、石嘴山至河口段,地形因素
C、河口至郑州段,纬度因素
D、郑州至济南段,纬度因素
2、循化至兰州河段,冬季常因气温骤降而出现封冻。60年代刘家峡水库建成前,兰州河段多次出现冰塞灾害。1968年刘家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兰州河段已不再出现流凌和封冻。这说明水库具有______功能。
[     ]
A、蓄水防洪
B、拦蓄泥沙
C、调节水热
D、发电供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4题。

1.2010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南北纬度差异较大

B.南北地形差异大

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

D.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

2.我国西南地区基本不受本次寒潮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高原地形的阻挡                                   B.距离冬季风源地遥远

C.位于较低纬度                                     D.距离较远

3.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  )

A.不稳定性                                 B.规律性

C.可预测性                                 D.地区间的相似性

4.这次西南地区旱灾中,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因难,为此国家适时启动了抗灾应急预案,但该地自然条件影响了抗灾的进行。则最有可能影响抗灾的自然因素是           (  )

A.干旱的气候                                      B.崎岖的地形

C.广布的沙漠                                      D.复杂的地质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2011年3月24日《生活报》消息 黑龙江省气温连续22年偏暖,作物生长期干旱略多。干旱集中区由松嫩平原西南部向大兴安岭地区北移,2000年以来,干旱频发且强度增强,原来干旱发生相对较少的三江平原,目前干旱也时有发生。今年气候将相对正常,气温和降水都比较适中,春季降水略少,有关部门需要注意春旱。

材料2: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1)M点的值可能是(2分)(  )

A.0.4                  B.0.8

C.1.2                  D.1.0

(2)①、②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2分)

(3)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2分)(  )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4)一般年份,东北地区的春旱比华北地区影响小,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2011年3月24日《生活报》消息 黑龙江省气温连续22年偏暖,作物生长期干旱略多。干旱集中区由松嫩平原西南部向大兴安岭地区北移,2000年以来,干旱频发且强度增强,原来干旱发生相对较少的三江平原,目前干旱也时有发生。今年气候将相对正常,气温和降水都比较适中,春季降水略少,有关部门需要注意春旱。

材料2: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1)M点的值可能是(2分)(  )

A.0.4                  B.0.8

C.1.2                  D.1.0

(2)①、②两地年干燥度有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2分)

(3)N地等值线向南凸出,其主要原因是N地(2分)(  )

A.海拔高于同纬度地区

B.年降水量小于同纬度地区

C.光照大于同纬度地区

D.受西北季风影响大于同纬度地区

(4)一般年份,东北地区的春旱比华北地区影响小,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地面状况  C.天气状况  D.地形)。

(3)在图上①②两条锋线中,暖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若此时我国华北地区没有出现降水,可能出现            天气。

(4)图中哈尔滨、长春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