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基本保持着某种动态平衡.但近几十年来.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却遭到破坏.右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直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距平就是与平均值的差的意思)变化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其距平增高约0.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18题. 17.A地东北部气温变化主要原因可能是 A.修建水库 B. 城市化 C.退耕还林 D.大棚生产 18. 该区域气温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加剧了厄尔尼诺现象 B.加剧了大气逆温现象 C.可能形成台风灾害 D.增强了区内热力环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问题。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右上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以上所述地区的工业区最有可能位于(    )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问题。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右上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量的变化     B.城市规模扩大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全球气候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问题。

左上图反映我国5000年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冷暖相互交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下题。

(1)

图1反映我国5000年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

A.

持续下降

B.

持续上升

C.

先下降后上升

D.

冷暖相互交替

(2)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图2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降水量的变化

B.

城市规模扩大

C.

农业生产的发展

D.

全球气候变化

(3)

上题所述地区的工业区最有可能位于

[  ]

A.

西北部

B.

东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