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地形崎岖.地势陡峻.坡面物质不稳定,地壳活跃.断层发育.碎屑物质丰富,气候湿润.降水量大(2)B地地质地貌与A地相似.但它位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缺乏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3)毁林开荒.工程建设等,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泥石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体系地区.可以从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分析.人类活动也可能加剧或导致地质灾害.包括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1)南方少北方多.西北最多 (3)出现大风.沙尘.降温等 (4)注意交通安全,外出要注意防风等 位于北方.近沙源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植被稀疏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地区年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000~3200℃。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分析完成1—3题。
1、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
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
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
D.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
3、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①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④防治洪涝灾害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地区年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 000~3 200℃。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分析完成17~19题。

17.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18.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

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问放牧

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

D.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

19.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①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    ④防治洪涝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地区年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 000~3 200℃。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分析完成25~27题。

25.该区域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26.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坡耕地退耕还林 、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

B.农田防护 、坡耕地退耕还林、 林间放牧 、 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 坡耕地退耕还林 、  林间放牧、 农田防护

D.林间放牧、 坡耕地退耕还草、 农田防护、 坡耕地退耕还林

27.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① 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② 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 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    ④ 防治洪涝灾害

A.① ②    B.③ ④    C.② ③   D.①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地区年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 000~3 200℃。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分析完成20~22题。

20.该区域可能位于    (  )

A.宁夏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2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

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问放牧

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

D.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

22.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①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    ④防治洪涝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2题。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D.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2.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3.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