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祝贺你和你的同学已被选为环球考察队成员。你们的任务是研究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你要收集这些地区的气候、植被、河流、土壤等要素的资料与数据。你们这次考察的成果将被用作创建一个地理环境的信息数据库。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已经着重选择了六个地区。你的行程将从寒风凛冽的北极苔原到水气蒙蒙的热带雨林。出发前务必整理好你的行装。
环球考察的第一站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这里不但炎热且潮湿,时常出现倾盆大雨,一阵阵雨过后,太阳又出来了。尽管阳光灿烂,但浓密的植被层的阳光还是很少的。
(1)从考察中你可以了解到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请你把对这里河流的考察报告写出来,并分析形成本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考察的第二站是50°~70°N附近的亚寒带针叶林。这里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10℃,生长着大量的松、云杉、冷杉等耐寒的针叶树种,是森林资源宝库。
当到达考察的第三站时,这里的季节正是秋天,刀割一般的冷风使你们直接感受到苔原的气候特点。自然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所以称为寒带苔原带。苔原地带的许多土地都是终年冰冻着。夏季每天光照时间是最长的,仲夏的太阳是不落的。这里的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
考察的第四站是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水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一天的温差通常很大。生活在沙漠中的生物既要适应缺水状况,又要适应温差大的恶劣条件,许多动物都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
考察的第五站是草原,这里的气温要比在沙漠里舒服许多,年降水量在250~270毫米之间,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长满了牧草。
考察的第六站将带你到另一片森林——落叶阔叶林,这里冬天的气温在0℃以下,夏季早晨凉爽,白天仍很炎热,这里的树木每年树叶都会掉落。
(2)请你比较分析一下第六站处的森林与前面考察的热带雨林有何不同,并分析形成森林到沙漠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指导你们考察的科学家要求你们写一篇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地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产生;以上考察的这些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可循。
(4)根据你们考察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
(5)根据你们收集的气候、植被、河流等资料和数据,科学家们绘制出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假若地球是平坦的,海岸线是直的,请你简化“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城市①是我国重要的炼铝工业中心,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分析,该处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②是主办过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________市,其南面是著名的________(湖)。近年来导致该湖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所在省近年来建设花卉等名优特农产品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
(3)城市③附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确保了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的农业发展。
(4)④城市是________市,由于该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因此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中________现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可行性措施是________。(至少写出2条)
(5)图中加粗虚线表示2001年12月正式建成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从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该通道在建设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
B.西南各省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
C.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
D.高温多雨气候和茂密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城市①是我国重要的炼铝工业中心,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分析,该处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②是主办过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________市,其南面是著名的________(湖)。近年来导致该湖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所在省近年来建设花卉等名优特农产品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
(3)城市③附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确保了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的农业发展。
(4)④城市是________市,由于该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因此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中________现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可行性措施是________。(至少写出2条)
(5)图中加粗虚线表示2001年12月正式建成的西南公路出海通道。从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该通道在建设中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
B.西南各省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严重不足
C.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
D.高温多雨气候和茂密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18亿亩的耕地总量要保持到2020年,基本农田总量不能减少。
材料二 《我国轮廓图》
(1)形成甲、乙、丙、丁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浙江省的地带性土壤是什么?
(2)图中丙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比较疏松 D.土壤呈酸性
(3)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我国的耕地保有量确定为18亿亩,这是约束性指标。现阶段我国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4)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①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 时期,例如 等城市(至少两例),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②明清时期, 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原因是:
。
(5)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简述其形成过程。
材料四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执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一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二要坚决控制建设占地规模,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6)依据材料四分析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五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携手闯市场。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
(7)依据材料五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知识说明深化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 ]
[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