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是我国三大核电基地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简答建设该核电基地的有利条件. (2)简述优先开发这些基地的战略意义(从能源构成和受益地区两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结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来自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报告显示,2008年1―9月份,广东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的企业达到7148家。其中传统的“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影响最大。东莞便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年2月7日在深圳观澜镇出席了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开工。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优质高效安全地建设好西气东输二工程,扩大投资,带动消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图一西气东输图)

材料三:2009年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市场化和外向开放程度最高,地区生产总值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地区,2007年超过台湾地区,赶超亚洲“四小龙”目标已完成大半。(图二珠三角地区图)

材料四: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经济发展较缓慢,计划将于珠三角地区联手,在当地规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园区。

(1)关于广东省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字母)

A.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B.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富的降水,成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C.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

D.光、热、水资源丰富,且组合较好;

E.西南端的雷州半岛为我国最大的半岛;

F.喀斯特地貌、海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地貌为主要地貌

(2)东莞是珠三角乃至全国的著名的加工工业中心。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明显的本地产

业部门为       业、          业和电子组装制造业。简要分析本地工业持续发展

的措施。

(3)2011年西气东输工程二线全部竣工。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意义。(6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5)《纲要》提出要在珠三角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其中一点是要把广东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核电基地和核电装备基地。试分析国家在广东优先发展核电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结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来自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报告显示,2008年1―9月份,广东关闭、停业、歇业和搬迁的企业达到7148家。其中传统的“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影响最大。东莞便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年2月7日在深圳观澜镇出席了西气东输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开工。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优质高效安全地建设好西气东输二工程,扩大投资,带动消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图一西气东输图)

材料三:2009年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正式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市场化和外向开放程度最高,地区生产总值1998年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地区,2007年超过台湾地区,赶超亚洲“四小龙”目标已完成大半。(图二珠三角地区图)

材料四: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经济发展较缓慢,计划将于珠三角地区联手,在当地规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园区。

(1)关于广东省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字母)

A.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B.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富的降水,成为回归线上的“绿洲“

C.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

D.光、热、水资源丰富,且组合较好;

E.西南端的雷州半岛为我国最大的半岛;

F.喀斯特地貌、海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地貌为主要地貌

(2)东莞是珠三角乃至全国的著名的加工工业中心。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明显的本地产

业部门为       业、          业和电子组装制造业。简要分析本地工业持续发展

的措施。

(3)2011年西气东输工程二线全部竣工。简要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意义。

(4)结合材料四,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5)《纲要》提出要在珠三角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其中一点是要把广东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核电基地和核电装备基地。试分析国家在广东优先发展核电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西电东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二次技术革命,以________为主要标志。第三次技术革命出现的________技术和核电技术,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也使我国西电东送的实现成为可能。

(2)

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

(3)

A是由________能源基地输往________工业基地,输送的能源主要是________。

(4)

B是为了将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能源)输往沪宁杭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需要大量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丰富区,除了A、B、C三条能源运输线,还向东部地区输送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辐射污染随风扩散,并向海洋中排放了遭受核污染的废水。

材料二: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5)。

材料三:2010年中国、日本部分数据比较表

石油自给率

(%)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

(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材料四: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6所示。

(1)该次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震发生后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2分)

(2)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影响较小,是因为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

      风,日本附近洋流主要向       方向流动。(2分)

(3)材料二反映出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依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大力发

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日本向中国转移产业的特点及该类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辐射污染随风扩散,并向海洋中排放了遭受核污染的废水。

材料二: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5)。

材料三:2010年中国、日本部分数据比较表

石油自给率

(%)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石油当量)

人口数

(亿)

核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

日本

0.2

5.8

1.28

34

中国(大陆)

50

20.3

13.3

1.12

材料四: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6所示。

(1)该次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震发生后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2分)

(2)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影响较小,是因为日本位于我国东部,此季节日本盛行

      风,日本附近洋流主要向       方向流动。(2分)

(3)材料二反映出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依据材料三分析日本大力发

展核电的主要原因          。(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日本向中国转移产业的特点及该类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