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间距, 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为标准.L = x×H.图1是“我国主要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图 .回答1-2题:1.图1中纵坐标表示日照间距系数.a-z代表城市.曲线I.II.III表示的日照时间分别为10:30 .13:30,中午12时,11:00.1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纬度越高.日照间距系数理论值越大.实际日照间距与理论值差距越大 B.图1中日照间距系数理论值综合考虑了城市大小和土地成本 C.表示日照时间为10:30 -13:30的曲线是I D.若 z代表齐齐哈尔.w代表乌鲁木齐.则y代表沈阳 1. [答案]A [解析] 图1是“我国主要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图 .纵坐标表示日照间距系数1至3.5.a-z代表城市.曲线I.II.III表示的日照时间分别为10:30 .13:30,中午12时,11:00.13:00. 根据楼房日影长度随太阳高度变化.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房日影越长.日照间距应该越大.所以图中曲线反映的就是理论日照间距系数随纬度增高而增大.但实际上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理论日照间距系数由1增加到3以上.L = x×H.即日照间距是楼房高度的3倍以上.因此纬度越高的城市实际日照间距越不可能达到理论值.A对,图中理论日照间距系数是按我国城市纬度变化.在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影响下.日照时间1小时.2小时.3小时的理论日照间距系数.没有反映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受土地成本影响允许的实际日照间距系数.B错,曲线I.II.III中.曲线是I理论日照间距系数小.日照时间应该最短.所以表示日照时间为10:30 -13:30的曲线应该是III.C错,图中曲线反映的是理论日照间距系数随纬度增高而增大.若 z代表齐齐哈尔.w代表乌鲁木齐.zw之间还有xy两个城市.而沈阳的纬度低于乌鲁木齐.比齐齐哈尔纬度低.最靠近的城市y可能是哈尔滨而不是沈阳.D错.应选A. 2.同一地理纬度的同一日照标准.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居住建筑之间( ) 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30º的城市.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4 B.楼房正面朝向与子午线夹角越大日照间距折减率越小 C.日照标准大城市大寒日大于2小时高于小城市冬至日大于1小时 D.日照间距一定时.居住楼层越高达到日照标准的可能性越大 2.[答案]D [解析]同一地理纬度的同一日照标准.仅平行布置条式居住建筑前排楼房的遮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30º的城市.纬度是36º34´.日照间距系数应在1.7以上.A错,楼房正面朝向与子午线夹角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被前排楼房遮挡的可能减小.日照间距折减率越越大.但超过45º日照间距折减率又会减小.B错,大寒是一月的第二个节气.这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比冬至大近8º.冬至日小城市日照标准大于1小时.大城市就不足1小时.所以前者应低于后者.C错,日照间距一定时.如理论日照间距系数是2.而实际只有1.5.后排楼层越低.就越不可能达到冬至日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当然居住的楼层越高.被遮挡的可能就越小.达到日照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大.D错.应选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住宅间距, 综合考虑采光等因素,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北半球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L(日照间距) = x(日照间距系数)×H(楼高),下图是“我国主要城市日照间距系数图”,回答:

图中纵坐标表示日照间距系数,a-z代表城市,曲线I、II、III表示的日照时间分别为10:30 、13:30;中午12时;11:00、1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日照间距系数理论值越大,实际日照间距与理论值差距越大

B.图中日照间距系数理论值综合考虑了城市大小和土地成本

C.表示日照时间为10:30 —13:30的曲线是I

D.若 z代表齐齐哈尔、w代表乌鲁木齐,则y代表沈阳

同一地理纬度的同一日照标准,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居住建筑之间

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30??的城市,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4

B.楼房正面朝向与子午线夹角越大日照间距折减率越小

C.日照标准大城市大寒日大于2小时高于小城市冬至日大于1小时

D.日照间距一定时,居住楼层越高达到日照标准的可能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