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A处煤炭资源丰富.输出电力与直接输出煤炭相比.其优势在于 ①减少运输中的损耗,②缓解交通压力,③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④加重A处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6.造成BCD三地地貌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沉积 风力侵蚀 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 风力沉积 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流水沉积 D.流水沉积风力沉积 流水沉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7~29题。

27.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8.影响该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9.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为             ;A、B两点流量较大的是             ,简要分析其原因。                               
                                    (5分)
(2)简述该地区一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4分)
(3)简析该地河流水系纵横交错的原因。
                                    (2分)
(4)图中西夏王陵单体建筑最初呈金字塔形状,但目前仅残留一些土丘遗址。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其成因。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内外力作用在渭河平原形成中的表现和作用。(4分)
材料一 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简述本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材料二 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与昼夜温差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3)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图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渭北“旱腰带”)的水热系数情况如何?分析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为              ;A、B两点流量较大的是              ,简要分析其原因。 

       (5分)

(2)简述该地区一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4分)

(3)简析该地河流水系纵横交错的原因。

       (2分)

(4)图中西夏王陵单体建筑最初呈金字塔形状,但目前仅残留一些土丘遗址。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要分析其成因。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内外力作用在渭河平原形成中的表现和作用。(4分)

材料一  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简述本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材料二  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与昼夜温差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3)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图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渭北“旱腰带”)的水热系数情况如何?分析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