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2.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3.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4.“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结合材料完成题。
1.厄尔尼诺年会使秘鲁渔业受损,下图表示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的关联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 ②上升流减弱 ③浮游生物减少 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 )
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 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③印尼森林大火 ④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
B.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海上升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
C.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水温度降低,营养物质减少,鱼类死亡
D.厄尔尼诺造成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