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年8月7日23时,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6分)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人口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规模巨大且继续增长的人口数量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人口共126583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二是相对贫乏的人均资源和生存空间占有,使我国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质量的任务艰巨。三是人口素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每十万人中,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只占48.7%,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也只占3.6%。四是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迅速增大。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的5.6%上升了1.36个百分点。标志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五是城乡就业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严峻,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合理配置。
(1)我国目前老龄化问题突出,试分析老龄化会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2)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想做到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未来的人口政策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口增长老龄化突出,使得劳动力将会出现相对不足,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突出使我国养老基金增大,社会保障任务加重,国家负担加重;老龄化突出使我国青年人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素质的发展等等(根据学生回答酌情给分)?
(2)人口规模过大,增长仍然较快;人口生活质量不高;人口素质低;人口出现了老龄化;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
(3)继续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生活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采取适当的政策控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调整人口城乡比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西至拉萨,全长1963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45千米线路早已建成通车。而格尔木至拉萨段1118千米线路已经开工修建。这一段线路因途经长达600千米的全年冻土地区,沿线海拔高于4000米的地段有960多千米,施工难度非常艰巨。青藏铁路的建成,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修建青藏铁路对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沿线各族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青藏铁路途径的青海、西藏等省区均有着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铁路途经地区的居民以________族为主,而青海省东部________族人数较多。
(3)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主要牲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区农作物主要有喜温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并且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这里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高,雨量充沛
B.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4)青藏高原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南麓
B.三江源地区
C.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5)西藏是我国目前惟一没通铁路的省区,但先后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还修筑了从拉萨通往邻国尼泊尔的________公路。
(6)青藏铁路将穿越的山脉是
[ ]
A.祁连山 B.喀喇昆仑山
C.唐古拉山 D.喜马拉雅山
(7)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这是由于铁路运输具有
[ ]
A.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运输
B.运量大、速度最快、时间效益高的特点
C.虽然速度最慢,但运量大、运价低
D.运输速度较快,运输量大,运价较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织,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两岸富饶的大地哺育了我们炎黄子孙茁壮成长。在黄河流域已经发现仰韶、龙山以及新石器时期的其他各种文化遗址1600多处。大量出土文物表明,我们的祖先已在这片沃土上从事过许多名垂青史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雄辩地说明,黄河流域曾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据不完全统计,在方圆一公里的土地上,沟道总数达30万条以上,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
(1)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化源地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文化源地的产生与________密切相关,按文化源地分类,黄河流域属于________源地。
(2)如今的黄河流域有着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主要是在土地的________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说是农业景观的________与历史明显不同。
(3)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主要是由于人们不懂得________,随着________的不断增长,加速________,导致黄河流域________________日益严重,这说明文化景观不顺应________规律,必然不能充分利用________,并且会对________产生极不利的影响。
(4)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黄河流域的商丘、镐京、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封建帝王的都城,在文化上它们都属于________,从属于________文化体系。
(5)按地区分布,黄河流域的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区中的
[ ]
A.西部游牧文化地区
B.东部农业文化地区
C.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
D.北部草原文化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和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峡河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宝库之一,最早提出修建三峡工程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自那以后,无数的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终于在1992年4月3日全国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于是,1993年进入施工准备阶段,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计划2003年开始通航、首期发电,2009年全部竣工,总工期16年。
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坝高设计为185米,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其中防洪库容221.5)。电站装机26台,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小时,通航设计为双线5级船闸一座,可通航万吨级船队,垂直升船机1座,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轮船,年单向通船能力为5000万吨,按1993年5月底价格,工程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
三峡工程位于我国内陆的腹心位置,工程建成以后,不但能带动华中、西南以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腾飞,而且能协调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水质,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
三峡电站建成后,其电力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地区,少部分供重庆、川东地区。它能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5000万吨,少排放1亿吨、2200万吨、CO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同时还可减少排放的废水、废渣。因此,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
(1)图中A、B两城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长江三峡自东向西依次是指________峡、________峡________峡。
(2)三峡地区是指________,其蕴藏最丰富的两种资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是指________。文中三峡工程“决议”的通过体现了________原则。
(4)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指________。
(5)如果按1993年价格每千瓦小时电能能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增加________元的产值提供电力保证。假如将三峡电站的电能输往1000km外的上海,如果用相同的电线,从减少输电损耗出发,宜选用50万伏高压输送,还是11万伏高压输送?为什么?(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6)从自然区位看,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和第___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从战略区位看三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从交通区位看,长江三峡扼守________,它能使整个航线成为名符其实的________。
(7)有人认为:长江三峡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三峡水库蓄水后,原来特有的急流险滩等景观消失,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被淹,有些景点虽然存在,却将失去其从前的魅力。
但也有人认为: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还有,峭壁陡岩尚存[如最享盛名的巫山神女峰(900米)]。三峡工程建成后,在水库及支流上游还会形成一些新的旅游点,“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观将成为当代世界奇观。
试针对以上两种不同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
(8)长江三峡的工程建设和开发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