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7 天津文综,39 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
材料一 2005年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与全国的比较
(3)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材料二 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全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4)依据材料二,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及其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在图12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2)图12中A—B—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呈现出“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
(3)图13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图12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 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
材料三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文综试卷
阅读G 8峰会的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6月6日,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峰会三大主要议题是关注气候变暖、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以及非洲发展问题。八国首脑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这一包罗万象的综合议题下取得的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峰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的妥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
材料二:世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一览表(2000年)
国家名称 | 人口总数 (亿人) | GDP (10亿美元) | 人均GDP(美元) | 人均电耗 (度) | 排放占世界的排放总量 | 批准环境条约 | |
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 | 京都议定书 | ||||||
美国 | 2.83 | 9837.40 | 34737 | 11994 | 22.5 | △ | ▲ |
中国 | 12.75 | 1080.00 | 847 | 758 | 12.8 | △ |
|
俄罗斯 | 1.46 | 251.10 | 1726 | 4050 | 5.9 | △ | ▲ |
日本 | 1.27 | 4817.60 | 38093 | 7443 | 4.7 | △ | ▲ |
印度 | 10.09 | 457 | 453 | 379 | 4.4 | △ |
|
德国 | 0.82 | 1873.00 | 22841 | 5690 | 3.4 | △ | ▲ |
英国 | 0.59 | 1414.60 | 23815 | 5384 | 2.2 | △ | ▲ |
加拿大 | 0.31 | 687.9 | 22334 | 15260 | 1.9 | △ | ▲ |
法国 | 0.59 | 1294.20 | 21861 | 6392 | 1.5 | △ | ▲ |
注释:“△”:批准、接受、承认、赞同、加入或履行公约 “▲”:签署
材料三:部分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
(1)材料二中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最少的国家是 。
(2)材料三中反映出 (双项选择)
A.发展中国家能耗强度普遍较高
B.发达国家能耗强度普遍较高
C.按图中显示趋势,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达到美国水平
D.按图中显示趋势,2000年印度能耗强度超过中国
(3)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有 。
阅读八国峰会的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6月6日,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峰会三大主要议题是关注气候变暖、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以及非洲发展问题。八国首脑在“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责任”这一包罗万象的综合议题下取得的共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峰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的妥协。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对话会。
材料二:
材料三:部分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
(1)峰会重申《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原则,即:各个国家对温室气体的减排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含义是________。
(2)材料二中人均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最少的国家是________。
(3)材料三中反映出( )
A.发展中国家能耗强度普遍较高
B.发达国家能耗强度普遍较高
C.按图中显示趋势,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达到美国水平
D.按图中显示趋势,2000年印度能耗强度超过中国
(4)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国家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
图 1
(5)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6)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7)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材料四
图2 图3
材料五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8)指出图2和图3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联系。
(9)从供求与价格关系的角度,分析在材料四背景下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的经济影响。
(10)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