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图12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该地I阶段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5.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答案 4.AC 5.A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c1] 关于⑤自然带所在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B.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迁移农业

  C.降水主要类型为地形雨和锋面雨

  D.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图12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c1]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2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该地I阶段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C.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24.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11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5、26题。

 

 

1.该区域I阶段到Ⅲ阶段  (    )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B.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C.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2.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与市场       B.技术与交通   C.劳力与地价       D.气候与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3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1.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2.图3中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3.该区域   

A.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B.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                   D.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3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图3中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该区域            

A.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B.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典型粮食作物为水稻   D.地形的形成仅受内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