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乾县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 (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1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18.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答案 17.B 18.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问题。

1.关于鲁尔区区位优势的论述,正确的是

A.离法国东北部的煤矿很近

B.莱茵河、易北河、鲁尔河等天然河流供给丰富水源

C.众多河流及运河航运便利

D.在法国与西欧有广阔的市场

2.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能源消费从“石油时代”进入了“煤炭时代”

②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 

③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乏力

④铁矿资源进口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

①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扩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④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图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35~36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问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C.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D.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21、22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2.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