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图7.图8分别为穴居时代和殷商时代居住地的区位示意图.图9为弯道水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7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主要原因. (2)从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方面.分析古代居住地布局在河流凸岸的原因. (3)经过时间演化.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河流的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答案 (l)朝向:向南开口.主要从光照和热量考虑.避开冬季偏北风.选择高地.避开洪水.或潮湿 (2)取水安全:凸岸水流较缓.便于取水,农业生产: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军事防御:凸岸有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 (3)凹岸流速较快.减少泥沙淤积.水深利于船舶停靠.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

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

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6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7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0-一12题。

 

 

1.图6和图7岩石类型分别为

A.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2.形成图6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3.形成图7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6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7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一3题。

1.图6和图7岩石类型分别为(  )

A.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2.形成图6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3.形成图7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

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

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6为武夷山丹霞地

貌景观图,图7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4-一36题。

34.图6和图7岩石类型分别为(   )

A.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35.形成图6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36.形成图7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位于大洋西岸           B.甲位于大洋东岸

C.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D.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8.若甲、乙两地的1月和7月温差分别为16 ℃和6 ℃,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 ℃、25 ℃,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A.8 ℃  18 ℃       B.9 ℃  19 ℃      C.18 ℃  8 ℃      D.19 ℃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读图回答题。

1.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位于大洋西岸                        B.甲位于大洋东岸

C.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D.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

2.若甲、乙两地的1月和7月温差分别为16 ℃和6 ℃,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 ℃、25 ℃,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A.8 ℃ 18 ℃       B.9 ℃ 19 ℃        C.18 ℃ 8 ℃        D.19 ℃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