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分别为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读图回答1-4题。
1.下列正确说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差异的是 ( ) A.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区 B.松嫩平原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部 C.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流域 D.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南部 2.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 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造成农作物的生长期长 3.以下错误表达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比较的是 ( ) 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 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 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 4.下列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降水特点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由南到北逐渐递减 B.松嫩平原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 C.长江中下游平原年降水量分布主要受季风的影响 D.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主要受地形和季风的影响 |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EF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2)假若A点的经度为0°,此时:
①北京的太阳高度是否达到一天的最大值?________。上海是否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________。
②A点为今日,属于昨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东半球赤道上为白昼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③此时B、D太阳辐射强度是否相等?________。B、G太阳辐射强度是否相等?________。
④此时太阳高度在昼半球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夜短的范围占全球面积的________。
(3)比较图中A、B、C三点同质同速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所产生的偏向力的大小。________。
(4)A和D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多项选择)________。
A.雅典的河流正值汛期
B.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C.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D.喜马拉雅山雪线较长
E.南极科考正当时
F.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收获期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EF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2)假若A点的经度为0°,此时:
①北京的太阳高度是否达到一天的最大值?________。上海是否正值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________。
②A点为今日,属于昨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东半球赤道上为白昼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③此时B、D太阳辐射强度是否相等?________。B、G太阳辐射强度是否相等?________。
④此时太阳高度在昼半球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夜短的范围占全球面积的________。
(3)比较图中A、B、C三点同质同速作水平运动的物体所产生的偏向力的大小。________。
(4)A和D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多项选择)________。
A.雅典的河流正值汛期
B.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季节
C.南亚地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D.喜马拉雅山雪线较长
E.南极科考正当时
F.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收获期
环境保护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
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如上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3)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10分)环境保护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
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如上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2)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3分)
(3)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