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 .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

]

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A.20°    B.30°  C.40°    D.50°

P、M之间的水平距离高*考#资*源#网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高*考#资*源#网大可能为

A.80米               B.180米

C.298米                    D.3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4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9~1l题。

]

1.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A.20°    B.30°  C.40°    D.50°

2.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3.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A.80米               B.180米

C.298米                    D.3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2~4题。

2.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

A.20°           B.30°

C.40°           D.50°

3.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4.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

A.80米          B.180米

C.298米         D.3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江苏地理)图4-29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