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9-11题. 9.地球上该类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 ①世界上该类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该类资源 的数量不少.但时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该类资源的 污染十分严重 ④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该类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根据水龙头和纪念塔上的水滴图案可判断此类资源为水资源.水资源问题的存在并非是世界水资源总量的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再加上部分地区水资源受到污染以及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又不断增加.导致该问题越来越严重. 答案:C 10.下列哪个国家应大量进口该类资源密集型农产品来缓解本国该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 A.美国 B.埃及 C.巴西 D.印度尼西亚 解析:埃及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非常缺乏.因此它应通过进口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余几国的水资源都较丰富. 答案:B 11.根据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从东向西调配此资源的国家是 ( )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解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降水丰富.而西侧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发展农牧业需要大规模从大分水岭东侧向西侧调配水资源. 答案:D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地理高考说明中提出了四项能力考察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下面是一道2010年天津高考试题,你能利用此题所给信息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吗?希望你通过答题,从中悟出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例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右江的流向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2。
(3)据图2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3、图4)。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上述(1)——(5)题不做,回答下列问题)
二、高考试题二度开发能力训练
(一)审题思维训练
1.提取挖掘本题提供的文字和图像信息
显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题老师受到2009年至2010年5月这个时段内哪些热点地理信息的启发,产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背景资料进行命题设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题“资源”再开发训练
自然地理部分
3.地球运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些地区,一年之中阳光在正午时分可以直射到水井的井底,有的地方这种现象每年只能发生一次,有些地方却可发生两次。请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及所分布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环境
    广西全年只分三季。每年11月至转年2月为凉季,3月至5月是暖季,6月到10月为雨季。答出凉季和雨季的主导风向及风源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水环境
图中所绘的河流属于我国哪条大河的水系?该水系的内河航运能力与黄河相比哪条更发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资源
    在地图上描出水能富集的河段。答出其原因?总结我国大江大河水能富集河段分布规律与地形、地势有何相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灾害地理及防治
    近些年来广西、贵州、云南这些地方,常有地面塌陷形成的大小“天坑”,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及百姓居住安全形成危害,分析这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因素及人为诱发因素各有哪些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部分
8.人口、民族及文化景观
    1953年中国政府将明朝初年的镇南关改名为睦南关,1965年再度易名称友谊关。(同年还将鸭绿江畔的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将历史上沿用僮族改写成壮族。(1953年将新疆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1954年将内蒙古的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你是文科班的学生,未来的文科人才,请结合语文、政治、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评述上面提及改名文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聚落及城市化
    广西境内的一些主要城市如南宁、柳州、桂林等都是沿江临河而兴的城市。近些年来广西北部湾沿岸地区城市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如防城、钦州、北海等地迅速发展成沿北部湾地区的重要海港城市。试分析上述海港城市迅速崛起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农业生产
    我国制糖工业的原料取自甜菜和甘蔗,广西是我国最大的制糖工业基地,该地区榨糖选用哪种原料?为什么广西适宜种植这种含糖作物生产?报载2009~2010年度广西糖产量比上年度减产15%,试分析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域联系
    桂林东北方向60千米处的兴安县自古就是广西与湖南两地的天然通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这里开凿了灵渠。发挥空间想象力,兴安县境内在广西与湖南之间是什么地形?你还能答出哪些地区因地形、地势便利被我国先人选择成为交通干线的必经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旅游地理
    到明年六月高考结束后,学校请你组织同学安排一次赴广西旅游活动,因时间和经费问题所限,只能在广西选择一个城市,你首选哪座城市?选择和设计旅游路线主要应注意哪几方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泥滩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对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防治赤潮有明显作用,有海岸“绿色长城”之美誉。40年前我国有4.2万公顷红树林,由于近几十年人类的经济活动,红树林被大量砍伐,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1.46万公顷,目前只是在海南的东寨港、广西山口、湛江高桥、深圳福田还有大面积存留。环保学者认为红树林的处境是——泪尽泣以血。
人类哪些经济活动导致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你对题中提及的在红树林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的地区被水覆盖。水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扰,在我国中部六省地区,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和上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地区水资源数量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

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年降水量的比较表(单位:毫米)

地点

南昌

长沙

武汉

瓜马斯

(墨西哥)

开罗

(埃及)

巴格达

(伊拉克)

纬度

30°

年降水量(mm)

1682.9

1377.4

1206.7

157.0

32.0

156.0

(2)读表,比较说明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降水量的差异,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3)依托图中①、②两处水利枢纽,我国建设了两个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别简述两个工程对资源调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意义。

我国中部六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1%左右,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15%以上。各省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重,山西最高,约占34%;其次是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四省地区,分别占22%、15%、12%和6%。

(4)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形区主要是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地形区分析说明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

(5)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