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10和图11反映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东西部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10,乙水系注入__________________洋;读图11,当N地区在M锋面的控制下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
(2)描述两幅图主要表现的地理现象(内外流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空间关系。
(3)图中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简述这首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世界上羊绒品质最高的阿尔帕斯羊生长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简述鄂尔多斯牧羊业持续发展的措施。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资料四:东部地区各省市农业结构变动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福建 | 山东 | |
种植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林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牧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渔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 36.3 | 35.19 | 56.95 | 20.9 | 16.37 | 14.45 | 52.05 |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代表稳定。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在上图中用已有斜线图例描绘出东部地区未描绘省区的范围。
(2)依据资料三,东北地区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高或低),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黑龙江省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浙江 (高或低),最主要原因是 。
(3)资料四中,反映出同一年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 (大于或小于)南方;种植业几乎都呈 趋势;牧业、渔业大致呈上升趋势;林业变化不大。
(4)A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生态系统。黑龙江农垦局做出不再开垦三江平原荒地的决定,其生态意义有哪些? 、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山脉东西两侧地形区的农业结构应分别以 业、
业为主
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3分)
资料料一:国家“十一五”规划重新划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0个省(市)。东部地区地处沿海,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高。但是1998-2005年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调减了686.7万公顷,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为影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主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和内蒙的部分,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林木生产基地,但不合理的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资料二:中国部分地区行政区示意图
资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省市与黑、吉、辽三省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2006年)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千克/公顷) (2006年)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福建 | 山东 |
种植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林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牧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渔业比例 | + | + | + | + | + | + | +● |
农业结构变化率(℅1978~2005年) | 36.3 | 35.19 | 56.95 | 20.9 | 16.37 | 14.45 | 52.05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