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D3. B[解析]第1题. 根据图中阴影部分与其他部分日期不同的条件可以推测.甲点和B点所在经线中有一条地方时间必定为0点.根据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可以推测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间可能为6点或者18点.综合以上两点以及A.B两点之间的经度差可以得出.A点的地方时间必定为18点.而同时B点的地方时间必定为0点.而且AB线必定为昏线.根据B点纬度为70°.可以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0°S.根据B点的地方时间为0点.可以得到甲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80°.B点的经度为135°W.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45°E.第2题. 甲点的地方时间为21点.且甲点位于昏线上.所以21点也是其日落时刻.其昼长为×2=18小时.或者是24-×2=18小时.第3题.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情况.可以判断此时同一纬度上.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1:“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 B1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2.以下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A2B1            B、A1 B1

C、C1A2            D、C1C2

3.若A代表农村,C代表城市,则C1       A2属于( )

A、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B、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C、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D、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4.历史上,“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  )

A、由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

B、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C、由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D、由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教育条件更好

B、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C、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D、国家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原料产地、转运站和市场运输成本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15-16题。

15.图中转运站成为最佳设厂区位,是因为节省了哪一些运输成本    (    )

  A.a2+bz    B.a3+b

  C.a4+b4    D.a2+bz+a4+b4

16.下列工厂适合在转运站布局的是    (   )

  A.制糖厂    8.饮料厂    ’

  C.钢铁厂    D.炼铝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10”( 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题。

【小题1】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A.A1
B.B1
C.C1
D.D1
【小题2】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强
B.两者均减弱
C.前者减弱,后者增强
D.前者增强,后者减弱
【小题3】①②两地热力状况为
A.A1>A2B.B1>B2C.C1<C2D.D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9,回答43~44题。

43.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遥感技术中的能量来源都是太阳辐射能

  B.遥感技术中信息的接收主要在空中进行

  C.信息传输的前提是信息接收

  D.遥感技术中信息解译与分析的前提是信息接收与处理

44.关于遥感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大,其获得的探测范围越小

  B.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大,其对地物分辨率越高

  C.森林火灾的监测主要采用近地遥感

  D.航空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图所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变质作用、流水侵蚀??? BB——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C——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DD——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2.乙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甲图中D地的岩石类型对应乙图中的

Aa??? Bb????? Cc??? Dd

3.关于甲图中四地所在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河流蒸发是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BB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CC地区是四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DD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东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