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读南亚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国是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该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高新技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该国的 部. (2)B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该国的主要灌溉水源是 .该国首都是 . (3)C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试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 (4)图中D是 地区.近年来.A.B两国曾在该地区发生武装冲突.造成南亚地区局骤然紧张.从地理原因分析.引起两国冲突的直接原因是 . (5)A所在国家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2008年初,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外连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随着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重心从南到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从东到西(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移动,中国产业也开始出现转移。作为撑起中国电子工业两翼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露出完全迥异的两种表情:越来越多的电子企业从广州、东莞搬出,越来越多的港台及海外电子企业涌入上海、浙江。
(1)完成A、B两区域特征的比较。(5分)

项目
A地区
B地区
地形区名称
                  
珠江三角洲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带类型
温带荒漠带
                    
矿产资源
           等能源丰富
能源、矿产资源贫乏
农业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主要粮食作物为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3)材料三中提到电子企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与相关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2003年6月8日下午2时16分,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建工程奠基仪式在南岸桥址慈溪隆重举行。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大桥北起嘉兴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67公里。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大桥确保2003年内开工建设,计划2008建成,2009年通车。

建设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宁波乃至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桥建设有利地接轨上海,提高宁波市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布局及国道主干线,缓解沪、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压力,有利于宁波建设长江三角洲南翼交通枢纽,进一步提升宁波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促进江、浙、沪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市政府提出了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浙江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的设想。洋山深水港工程包括深水港区、芦潮港海港新城以及连接港区和港城的东海大桥。东海大桥工程,起于上海市浦东南汇区芦潮港,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总投资达70多亿。

(1)杭州湾大桥的规划建设表明影响交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是            。

(2)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                   。(多项选择)

A.北仑港的经济腹地范围扩大了

B.只有宁波和嘉兴受益

C.大桥突破了原有的交通格局,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布局更加完善

D.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龙头作用将更加明显

E.海盐郑家埭和慈溪水路湾两地可以大力建设经济开发区以吸引投资者建厂

(3)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自然区位因素有           。(多项选择)

A.气候               B.钱江潮         C.地质条件       D.科技

(4)上海在浙江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体现了              。(多项选择)

A.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在急剧缩小       B.港口建成后将对宁波北仑港具有严峻的挑战

C.黄浦江水深不足限制了上海港的进一步发展    D.使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5)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密集,请从自然因素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准确标注出德国鲁尔区、莱茵河。

2.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         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3.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

A.巴西                   B.美国                   C.韩国                   D.日本

4.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5.有关经过调整后的该区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

       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下降

       C.利用废弃的工厂企业开发为公园、博物馆等

       D.经过调整改造后该区工业部门的种类有所减少

6.该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少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7.我国的辽中南地区曾经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至少回答3条措施)

    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读“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1)~(4)题。

(1)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2)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  ]

A.东南亚
B.俄罗斯
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

(3)该地区原油输入我国的主要方式是

[  ]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4)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对外资源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南方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①④两地气候的差异。(4分)

名称 

①地

④地

气候特征

形成原因

(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③、④、⑤自然带的变化符合                地域分异规律,变化的基础是                                  。(5分)

(3)当学生乘船经过甲海域时,容易受到           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当轮船行驶到乙海域时发现水温略低的原因                              。(2分)

(4)当学生经过丙附近岛屿时看到热带雨林景观,试分析成因             (2分)

(5)丁地区                     、              等能源丰富。(2分)

(6) 研究中发现⑤地有大量游客前往④地旅游,试分析原因。(3分)

(7)影响⑤、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A.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地形地势              D.  纬度位置  地形地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