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垂直递减率及其计算 (1)原理:对流层气温递减率为 0.6℃ (2)案例:当Ts稳定在-8℃时,地面气温要上升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此时时间是 . 计算过程: 设地面温带为X时逆温消失,T比地面低 3000n ×0.6=18℃, 则T=X-18 ℃ 已知Ts=-8℃,T>Ts时逆温消失, X-18>℃-8 ℃ X>10℃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拉萨和杭州纬度接近,都在30°N附近,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约低________℃,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4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A.20°N附近
B.34°N附近
C.50°N附近
D.40°N附近
【小题2】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各题。

焚风形成示意图   气温垂直递减率

1.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    )

A.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B.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C.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       D.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    )

A.3               B.9     C.12  D.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4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A.20°N附近    

B.34°N附近

C.50°N附近

D.40°N附近

2.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A.20ºN附近B.34ºN附近C.50ºN附近D.40ºN附近
【小题2】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