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 具体要求:①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②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③软流层的位置正确. 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 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具体要求:①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②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③软流层的位置正确。

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2分)

具体要求:①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②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③软流层的位置正确。

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 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下列材料绘一幅“地球的局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具体要求:①地壳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②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③软流层的位置正确。

材料: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大洋部分平均为地下17千米处),叫做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叫做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在上地幔上部有个软流层,大约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表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  CO2体积分数统计表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CO2体积分数(10-6)

310

314

317

322

325

328

332

335

(1)根据资料,绘一幅3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_________________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这种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表2-7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2-7 CO2体积分数统计表

年份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CO2体积分数(10-6

310

314

317

322

325

328

332

335

(1)根据资料,绘一幅3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呈_________________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这种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